顿时,齐慕羽一个踉跄。他奶奶的,又是一个大宋大名鼎鼎的人物。面前的这个叫做张邦昌的男人四十不到的模样,这相貌更是长得一副极为敦厚的模样。可是齐慕羽却不敢因此而对他有丝毫的轻视。这张邦昌,字子能,北宋末年主和派代表人物,进士出身。在道君皇帝,钦宗皇帝朝时,由于其是王黼的心腹,故而其的仕途更是一帆风顺。而使得其为天下所知,是金人在1127年攻破东京,掳掠道君皇帝和钦宗皇帝二帝,北宋至此宣告覆灭。而当时金人由于刚刚灭了北宋,这民心未定,再加上金人那时还没想永久占据这已经灭亡的北宋的故土,故而金太宗想从汉人中挑一个人来做那傀儡皇帝。这一来可以降低汉人对金人的仇视,这二来呢,也可以利用这个傀儡皇帝来为他们筹集岁贡钱财。而当时,投降金人的汉人希望还是立赵氏,但金太宗何等聪明的人,又岂会做这种傻事?金太宗断然拒绝。可是在赵氏后人想都不要想的情况下,看看这些有一定的地位,有一定的声望的,这性格比较温顺,适合立其作为傀儡皇帝,貌似也只有张邦昌一人而已。而既然没有一个对手,这所谓的‘选举’也只能是走走形式而已,于是这张邦昌当仁不让地被金人立为‘伪楚’皇帝。可是这张邦昌也不傻,面对这让自己遗臭万年,成为千古罪人的事情,是打死也不答应。面对金人的要挟,张邦昌诈病拒绝登基,而在被逼急之后,更是以自裁相对。可是谁料那金人更狠,你不怕是吗?没关系!小样,不信我还真治不了你。而当金人以屠城相要挟,张邦昌最终还是不得不就范。可是后来即使张邦昌当了皇帝,他也没有自称‘朕’,也不肯在皇帝办公的地方办公,更禁止官员对其行跪拜礼。就连他与官员商量国家大事时自称‘予’,而他所下发的指令也拒绝称圣旨。这些都反映了张邦昌心底还是未把自己真正当做皇帝,他依旧将自己视作大宋的臣子。而金军一撤,张邦昌立刻大赦天下。当时,吕好问劝张邦昌还政康王。这张邦昌明知还政还的是身家性命,而倘若不还政,自己这个傀儡皇帝虽然迟早也要被金人废掉,但至少能保全一条性命。可在自己的性命与大宋的忠臣之间,这张邦昌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。而后,赵构登基成为宋高宗,虽犹豫了许久,但最终还是寻了个借口杀了他。毕竟,你张邦昌虽还政,但依旧改变不了你曾称帝的事实。毕竟,这谋逆纂位者倘若不杀的话,他赵构日后还有何威信可言?而后者,人们谈起这张邦昌来,更是褒贬不一。这从君臣之道来说,这张邦昌所做的的确是大逆不道之举,死有余辜。可是抛弃这所谓高高在上的道义,从百姓的角度来考虑呢?自古清流只顾高谈阔论,哪顾升斗小民如何苟活?这张邦昌昔日面对金人的威胁,甚至以死相抗,说明他绝对不是贪生怕死之辈。当然清流可以说,既然如此,你何不以身殉国留得百世清名?倘若让齐慕羽听到这样的迂腐之言,十有八九会一大嘴巴子招呼过去。试问这天下苍生的性命与自己的名节,到底孰轻孰重?为了一城百姓的性命不惜抛弃儒家的忠义教条,为了救万民于危难宁愿陷自己于不忠的困境,这是何等的高风亮节?难不成为了所谓的清名美誉,白白让数十万百姓让金人屠戮?难道真的希望看到‘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深闺梦里人’的惨剧?……怀着深深的敬意,齐慕羽走上前,拍拍张邦昌的肩膀:“张大人,莫恼,千万莫恼,本大学士只不过是来找个东西,找到了就走。”
齐慕羽看向赵良嗣:“赵良嗣,我要的东西在哪,赶紧给我,可千万不要打扰张大人。”
赵良嗣苦笑不已:“齐大学士,您要的东西眼下正是这张大人所看的。”
正是这张邦昌所看的?齐慕羽先是一愣,然后飞快地拿起张邦昌扔在桌上的书。这乍一阅览之下,齐慕羽更是狂喜,这果然是自己辛苦找寻的《梦溪笔谈》。看着齐慕羽这喜出望外的模样,张邦昌一愣:“齐大学士,你也喜欢这书?”
“张大人,此书乃是一奇书,几乎已经是将我大宋的万般学问皆囊括其中,学之,必将受用无尽,本大学士如何不喜欢?”
那张邦昌顿时也是高兴不已:“齐大学士,下官也是这样认为的,下官本来以为在我大宋无几人会如此看,故而才悄悄来这内库来览阅,可下官怎么也没想到,齐大学士居然和下官是同道中人。”
“齐大学士,你听下官说,此书堪称旷世奇书,此书更有二十六卷,分为十七门,这卷卷堪称人间至宝,齐大学士,您看下官所看的这卷‘器用’……”张邦昌正说得带劲,可突然之间看到赵良嗣频频朝自己使眼色。终于明白过来的张邦昌慌忙道歉:“齐大学士,对……对不住了。”
齐慕羽微微一笑:“张大人,既然你想与本大学士畅谈一番,本大学士自然是求之不得,可为何张大人突然之间变得如此拘谨了?”
“张大人,本大学士方才正听到兴致之处,可你却不讲了,实在有些让人扫兴呀!”
……让齐慕羽稍稍感到惊讶的是,这张邦昌虽然长得不怎么样,但是这学问不但蛮高,而且这学问涉及到面也蛮广的,甚至在许多方面,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。当然,这张邦昌才华固然不错,但齐慕羽这大宋才子的名号也不是白给的。这二人引经据典,这所谈论的方面更是上至天文地理,下至恪物律法,这几乎能想到的,都拿来攀谈一番。这不知不觉之间,差不多一个时辰过去了,而这二人更是彼此之间有了一种惺惺相惜之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