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生活条件比早十年,确实要好很多,肉不算是稀罕物,但也不是餐餐能吃的。 男同学想了想,掏出五毛钱来,“要两毛钱的这个酸包菜肉沫,差的那个素的给我这豆笋吧。”
“诶!”
胡水英高兴地应声。 这时候已经有路过的同学见状围过来了,这五个同学虽然暂时只有两个男同学有购买意向,但同学问起来,这几个人都说好吃,很是替胡水英拉了一波客。 胡水英挺高兴的,“同学,你是我们今天开张的第一个客人,我给你多打点,吃好了再来啊。”
胡水英菜确实打得不少,男同学是铝制饭盒,底下铺了煎蛋,胡水菜先抓三素,再舀了满勺酸菜肉沫,饭盒立马填上了三分之二。 另外那个男同学要了两毛钱素菜,女同学凑到一起商量了几句话,一人一毛,凑了个酸包菜肉沫、一个凉拌土豆丝并酸莴笋丁,加上她们自己带的饭,今天肯定能吃顿好的了。 只要有一个人买,接下来就会有很多人被带动,胡水英负责收钱打菜,程建波负责维持秩序。 从头至尾都没有用得上程恩妮的地方,这才是正常的情况,胡水英又不是三岁小孩子,孩子都几岁的了,哪会有豁不开面子的。 论起社会经验,除开见的世面没有程恩妮多,胡水英的市井生存能力,未必就比程恩妮差。 “婶,我上学去了。”
程恩妮十分放心,招呼了一声,就跟着人流往学校去了。 胡水英忙得无暇顾及程恩妮,匆匆应了一声,也不知道程恩妮听没听到。 六盆子菜,并不算少,卖得不算快,除开本来就要去学校买菜的,大部分学生都自己带了菜,虽然很想买上了些,可大部分还是不舍得。 但也并不算慢,县城学生的消费能力不算弱,另外还有不少早起上班路过的职工,从他们这里路过的,也凑新奇给胡水英做了不少生意。 学校打铃半个小时后,六个脸盆里都只剩一点汤汁,竟然都卖光了。 别看胡水英做生意的时候特别利索,但这会口干舌燥地看着空荡荡的盆,人着实有些蒙。 夫妻回了住处,没顾着数钱,先把盆全部洗干净倒扣在架子上沥干水,又把厨房收拾干净,才坐下来。 程建波这才把布兜里的钱掏出来放在八仙桌上。 都是零散的票子,夫妻俩坐在一起点,点完把各自的数加到一起,然后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说不出话来。 “我这里二十二块钱整。”
程建波咽了咽口水,一毛两毛的小生意,看着不打眼,这钱可不少。 胡水英伸手在自己腿上拧了一把,真疼,她颤抖着声音说,“我这里二十块二毛。”
足足四十二块二毛钱! 程恩妮买的脸盆是四十口径的大盆,盆还不浅,六个菜都微微冒尖,用的勺子是类似后世吃火锅的那种勺子,不大。 单卖一盆能舀大概七十到八十勺左右,两毛选三那种,一样只来小半勺,就够了,学生和职工们都觉得一毛一样不划算,大多都是选的两毛选三。 这样卤凉菜一盆大概能卖出八块钱,酸包菜肉又要贵五分,单那一盆大概是十块钱。 没卖够五十是因为胡水英做生意实诚,尽量多舀给孩子一些,再加上一丝犹豫不定要求试味的,也试了一部分去。 当然,这五十不是纯利润,这里头还算扣食材成本,人力成本这些,但赚头也不算小了。 一天四十二块二也不少了,那一个月是多少? 胡水英没进过几天学堂门,有点算不清。 “一,一千两百多!”
程建波惊到,往最少了算,两百的纯利润肯定是有的吧! 不算那些南下打工赚大钱的,一般像程志强那样捧铁饭碗的普通职工,现在一个月也就两百左右的工资,这还是往多了报的,许多也是一百多一点。 “赚钱这,这么容易?”
不光程建波结巴,胡水英也结巴得厉害,实在是冲击太大了。 程建波也有些茫然,他在工地一个月做苦力,一个月做满也才两百一!按天结算,一天没干活就一天不算钱,大部分时候也就一百多点。 还是胡水英先清醒过来,她飞快把钱扎好,包稳当,就赶紧催着程建波回家去,“你赶紧回去再拉些菜来,家里没有就去外头收点,我现在去菜市场买饭盆买菜,中午还得给恩妮做饭送过去。”
中午盒饭是程恩妮早上的时候交待好的,这也是她准备开拓的生意的一种,只等着艳惊四座。 学校食堂都是要求搭餐的,不管住学生还是走读生,中午这顿必须在学校吃,开学的时候除了交学费,还要交一定量的粮食,或者把粮折成钱给学校。 收了粮后,学校食堂负责安排学生的炊事,每人都是三两的定量配给。 学校食堂的饭非常难吃,米质差不说,蒸饭师傅根本不淘米,米饭上经常浮着谷壳和稗子,吃到石头子更是常事,夹生饭的情况也不少。 到现在程恩妮还记得当时有同学抱怨过,为什么明明开学家里都是交的新粮来,但吃到嘴里的永远是陈年旧谷。 这里头的弯弯道道上辈子这时候的程恩妮不懂,但现在却是明白的,不管什么时候,食堂都是油水重的部门。 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,小组当天分饭的席长率先冲出教室,紧跟着的是要去食堂打菜吃饭的同学。 席长会去食堂将长方型的蒸饭盆抬回来,再一块一块分给在教室吃饭同学。 每天中午午休吃饭是最热闹的时候,今天尤其。 “这是你家里带的菜吗?看着就很好吃!拨点给我。”
这时候很多同学都是凑在一起吃饭的,尤其是走读生,互相分享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菜。 问话的同学紧盯着对方饭盒里金灿灿的土豆丝,被问的同学赶紧护着,“今天早上在学校门口买的,我只打了一毛钱,自己都不够吃,不给。”
眼珠子一转,“那我拿我带的菜给你换。”
“不换不换!”
谁要换你那颜色都变了的菜呀! 不止是一处,是学校里各处,都出现在类似这样的对话。 还有诸如: “真好吃!早知道我也打一份了,也不贵。”
“是不是好兄弟,给我尝尝味儿呗,好吃我明天也买。”
“明天买了再吃也一样哈。”
甚至还有: “你早上买的菜呢?怎么只剩这么几根?”
“太好吃了,我没忍住,第二节课还没上完就已经吃掉了。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