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早上孟芜起床的时候,反锁着的房间门就已经打开了。孟芜打着哈欠,迷迷糊糊地往外走。食堂里,她刚拿起早餐——一碗粥和一个包子,就被人撞了个满怀。热乎乎的粥泼了她一身,包子也掉到了地上,正好被经过的男生一脚踩烂。身旁的孩子们小声地笑了起来。早餐的份量是正好的,没有多余的粥和包子能补给孟芜。孟芜也懒得计较,转身就要回房间换衣服,经过她平时坐的角落里的位置上,她清晰地看到桌子上写满了“怪物”“滚出去”之类的话。她愣了一下,头也不回地走了。餐桌旁有些稍大些的孩子,因为昨天在上学,并没有看到孟芜解剖老鼠的场面,疑惑地问着旁边的人。得到答案之后了然地一笑,继续吃早饭,什么都没说。因为孟芜不喜欢说话和社交,经常独自看书或是发呆,偶尔又有些观察虫子的奇怪举动,他们从来都不理她,阿姨们也算是默许了这种孤立行为。室外活动时间,所有人都要到院子里去。孟芜坐在树下,屈起双腿,手臂环绕在腿上,回想着前一天书上的内容,沉默地思考着。突然一颗石子砸在她身上。孟芜抬眸,盯着石子飞来的方向。“怪物!怪物!”
一个女生叉腰站在孟芜面前,理直气壮地看着她,“我要把你做的事告诉周阿姨!她以后不会来看你了!”
提到周阿姨,孩子们又热闹起来。“之前周阿姨明明会给每个人带吃的,会跟我们聊天,不知道你跟她说了什么,现在每次来都只见你!就怪你!”
孟芜没注意到人语气中的恶意,淡淡地回答:“她来孤儿院是为了实验数据,数据够了,她自然不会再每次都见那么多人。”
没错,周忆衡来孤儿院只是为了获取实验数据,这里不同年龄的儿童都有,带几块面包几颗糖,就能换得和每个孩子都交流一阵。而孟芜凭借第一次访谈独特的表现,被周忆衡看中,只三次交流,孟芜便说出了“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”,这是周忆衡实验的基础。这时,孟芜还不到四岁。从此,周忆衡定期来看孟芜,偶尔给她带几本专业书,或是简单聊聊(依然为了某个实验)。孟芜自以为只是如实回答问题,其他孩子们可不这样想。“你以为周阿姨和你一样啊!只知道实验。”
“怪物就是怪物!”
“你不配跟周阿姨待在一起!”
孟芜微微皱眉,“她真的……”远处跑来一个小胖子,打断了孟芜的话,“周阿姨来了。”
女生恶狠狠地盯着孟芜,大声说:“我一定会告诉周阿姨的。”
孟芜突然想到了什么,淡淡地抬头看了一眼女生,“她今天会带我走。”
女生不依不饶,“怎么可能!她要是知道你做的事,你就等着灰溜溜地滚回来吧。”
“你敢和我打赌吗?谁要是输了就给另一个人打一星期的早饭。”
很不平等的赌约。“可以。”
孟芜平静地应下。她不在意早饭,她只想离开这。她心想,老师,你可别让我失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