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尔吉格身有百口也万难抵挡道光皇帝的一道圣旨,他接过圣旨,叩拜了皇帝,自知是自己酿就的苦酒只能自己喝了。博尔吉格择日离京启程,经过两个多月的鞍马劳顿终于到达广东,决心与英国军队改变战争对垒为和平谈判,立刻宣布废除前任钦差大臣的一切新政,解散所有乡勇,裁撤水勇,撤去横档水中的暗桩和铁链,撤去炮台及炮位,变备战为议和。为了与英军建立良好的关系,特派货船给英军舰队送去二十五头牛,二百只羊及诸多鸡鸭和粮食,表示友好,也表示他博尔吉格作为钦差大臣到了广州,全权负责处理林则徐去年禁烟不利之事宜。英军将士长期在舰船上生活,最缺乏的就是新鲜食物了,博尔吉格此举,对英军可谓是雪中送炭。为了能顺利地和英国军队进行和平谈判,博尔吉格对于广州的文武官员统统视为林则徐、邓廷桢之余党,一律不信任,专信洋奴买办。在洋奴买办的帮助下,他把能够想的到的,能够做的到的,只要对英国人有利,对谈判有利,他都诚心实意地去做,一切都是为了和平谈判创造有利条件。他常对下属说:“只要咱实实在在的对待人家,把好处让给人家,人心都是肉长的吗,人家会不实实在在的待咱?这样无论怎样谈判,只要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谅解对方,就没有达不成的协议。”
他满怀着必胜的信心,庆幸老天赐予了他这一大好的机遇,只要摆平这件事,既能为皇上解了忧,又在国人面前大显了身手,少不了皇帝的夸奖,大臣们的恭维,他心里高兴呀,常常情不自禁地自己偷着乐。
博尔吉格把能想到的事全安排好,全做完了,已经为与英国远征军统帅议和谈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他心满意足,派买办张庆、白含之前去和乔治·慈律接洽,安排议和谈判的地点和时间。他万万没有想到张庆、白含之带回了英国方面早就拟好的十四条议和条件,十四条议和条件每一条都订的苛刻难求,并言明所订的条件,中国政府必须全部服从,有一条不服从,英军即刻发兵攻打虎门要隘,攻破广州城,占领广州。这一消息不亚于英国人端起一盆冰冷的水向博尔吉格泼过来,给博尔吉格来了个透心儿凉。博尔吉格一颗满怀期待、满有把握向英国人议和的火热的心一下子变得冰凉了,他为国家排忧解难,在道光皇帝面前大显身手的美好愿景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气泡,在冉冉升腾中突然啪的一声破灭了,一切都变得虚无。他为难的很,满腹的怨气无法排解,自己一个人在屋内走圈圈儿,用手拍着脑门儿,坐下来冷静地看着英国人所提的条件,条条苛刻难求,令人无法接受。这时候他才算弄明白了,英国人根本就没有议和的意思,就是把一盆子臭屎端到你的面前,强逼着你吃下去,你吃也得吃,不吃也得吃,他不敢向朝廷上呈英国政府提出的十四条协议,又无可奈何,只有命令张庆、白含之一趟一趟地去和英方代表磋商,英方代表一再表示这十四条是最终的条件,断无有只字可更改,清朝政府必须全部接受。博尔吉格一面骂手下人办事不力,一面暗暗思忖,是不是英国人有意逼我亲自上阵,好给钦差大臣这个面子?他思忖着,决定亲自出马去和乔治·慈律议和。当博尔吉格见到英方代表乔治·慈律,乔治·慈律根本就不给他面子,博尔吉格没有办法,只有跪在乔治·慈律脚前磕头如捣蒜,苦苦哀求。乔治·慈律奸笑着耸耸双肩摊开两手说:“这是大英帝国政府订的条件,是经过英国国会和英国女王批准的,所提条件一条不能变,一个字也不能改,希望钦差大臣能谅解我们英国代表的难处,尽早全部接受,免得逼迫我们动枪动炮,。”乔治·慈律没有给博尔吉格面子,博尔吉格憋着一肚子怒气回到总督衙门,气的浑身发抖,肺都要气炸了,堂堂的大清朝的钦差大臣为了求和去给英夷下跪,这要是传出去,我钦差大臣的颜面何在?我大清王朝颜面何在?他越想越是气愤,他被气的头发涨,眼发昏,仿佛又看到了英国人那一张张可恶的嘴脸,仿佛听到了大清朝野官员和百姓的嘲笑声、怒骂声,此起彼伏的嘲笑声、怒骂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,声音越来越近,声音越来越大,就像巨大的汹涌澎湃的洪水要把总督衙门连同着整个广州、整个世界一同摧毁,一同淹没。他愤怒,他羞愧,举起拳头重重砸在桌面上,恨不得一拳把这总督衙门砸个粉碎,恨不能提起战刀冲上英国军舰去和狗日的英夷拼个你死我活,纵是战死沙场倒也痛快。回念又一想,万难总该有解决的办法,他认为时间是解决难题的最好办法,继续与英国代表议和,时间拖久了不愁他不降条件。博尔吉格下令张庆、白含之再去与英方代表磋商,他认为只要能以议和磋商为条件拖住英国人就是胜利。这时,英国政府全权代表乔治·慈律已经调回国内,继任英国政府全权代表的是第二代表查理·义律,查理·义律不谈了,坚持要求中国政府无条件地全部接受英国政府所提条件。张庆再一次向博尔吉格报告了与英国代表磋商的情况,博尔吉格彻底蒙了,觉得自己像沉进了无底的深渊之中,连一根稻草也没得抓,绝望、无助,愁的他没有了一点办法。 这一天,博尔吉格接到了来自虎门紧急求援的战报,英军突然向沙角炮台和大角炮台发起大规模攻击。沙角炮台位于沙角山上,沙角山以南海面是穿鼻洋,也叫穿鼻炮台,扼守着虎门的东面;大角炮台位于大角山上,扼守着虎门的西面,沙角山和大角山是虎门隘口的两扇大门,两座山上的炮台是虎门关的第一道防线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但是炮台上的火炮或移走或被炸毁,虽然有清军副将陈连生父子率600余官兵防守,没有了火炮,已经是无险可凭。英军舰炮从正面炮轰两山炮台,吸引清军将士防卫,英军陆战队和汉奸三千多人从后山攻了上来。所谓汉奸,就是被博尔吉格裁撤的水勇,他们因被裁撤失去了饭碗,生活没有了着落,不得已只好去替英军效力。沙角山炮台和大角山炮台的守军因大批裁减,火炮被移走、被炸毁,有限的弹药用尽,面对英军前后夹击,守卫炮台的清军将士坚守待援,毫无畏惧,端起长矛,挥舞大刀和冲上来的敌人拼死搏杀,终因寡不敌众,陈连生父子和所有守炮台的六百余将士宁死不退,全部战死在炮台上。 沙角山炮台和大角山炮台失陷后,广东巡抚怡良、将军阿精阿、副都统英隆纷纷向博尔吉格请求向虎门增兵攻剿英军,夺回两炮台,以确保虎门的安全,都被博尔吉格以给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理·义律写了信去问究竟,尚未得到回信为由严厉制止。博尔吉格诚惶诚恐,唯恐酿起战端,又是一天一夜的漫长等候,博尔吉格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宁。终于有人送来一封信,是查理·义律写给博尔吉格的。渴望中的博尔吉格如获至宝,急忙展开信要看个究竟。信的内容:一、中国政府把香港本岛及港口割让与英国。二、中国政府向英国政府赔款六百万银元,先立即交付一百万银元,其余可延期到1846年底付清。三、广州海关贸易在中国新年后十日内开放。四、中英两国交往应基于平等地位。要求限期三日内答复,否则后果由中国方面负全责。博尔吉格思虑再三后回复查理·义律说:“唯有香港一事不敢答应,愿将此事上奏朝廷,以待定夺外,余全可接受。”
这便是史上有名的《穿鼻草约》。
1842年1月26日,正是中国传统的大年正月初一,英国军队在穿鼻草约尚未达成一致,草约上也没有中国方面签字的情况下,突然占领了香港,插上英国国旗,到处张贴告示诱劝香港居民,告示写道:“清朝政府与大英帝国政府已达成协议,清朝政府愿意把香港让与大英帝国政府,尔等已经荣幸地成为大英帝国的子民,自应顺之。”广东巡抚怡良接到下属送来的英国占领香港的告示,极度吃惊,立刻写奏章,上奏朝廷弹劾钦差大臣博尔吉格私自将香港让给英国,并附上英国人张贴的告示,派快马急送朝廷。道光皇帝接到怡良的奏章,气得浑身打颤,即刻下旨:“革去博尔吉格文渊阁大学士,拔去顶戴的孔雀翎,封存博尔吉格家产,锁博尔吉格来京。”
同时又下诏:“令奕山为靖逆大将军,湖南提督杨芳、户部尚书隆文为参赞大臣督四川、贵州、湖南三省官兵赶赴广州讨伐英军。”
四川、贵州、湖南三省官兵接旨后,从三地紧急出动,浩浩荡荡地赶赴广州。
《穿鼻草约》传到英国,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大怒,她认为《穿鼻草约》为英国争得利益太少,是对大英帝国的最大侮辱。英国国会的议员也纷纷声讨,英国政府发动了这样大的军事行动,竟所得如此之少,得不偿失,谴责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理·义律没有完成英国政府赋予的职责,造成如此后果,当属严重失职。英国政府免去查理·义律的一切职务,召他立即回英国接受审查,另派璞鼎查为英国政府的全权代表前往中国,接替查理·义律,叮嘱他一定要为大英帝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,否则,他的下场将和查理·义律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