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天大哥又跑去跟自己说,来而不往非礼也,他决定来喝梁二仓的喜酒。潘启亮觉得大哥还算通情达理。你儿子军成结婚,老三板板正正来看的喜。然后人家的儿子结婚,你也来看喜就对了。如果不来看喜,那就是失礼。在潘启亮看来,如果大哥不来,失礼就是很严重的事了。可他万万想不到,居然还有比失礼严重多少倍的行为。居然明目张胆来侮辱老三一家。这比明目张胆拿屎盆子给老三一家扣头上还要严重。在农村,但凡是红白喜事,都有“公事公办”的说法。就是不管亲戚之间原来有什么样的过节,到了大是大非的这种公开场合,那都得抛开一切私人恩怨,在场面上把应该尽到的礼数做足。哪怕等到仪式结束,你们继续了断你们的恩怨,彼此来个你死我活呢,众目睽睽的仪式场面上,任何人都不能越礼,不敢造次。要知道不管是办丧事,还是办喜事,那都有很多讲究的。丧事办不好,据说会影响下一代人的气运。而喜事办不好,中间出点什么幺蛾子,喜主和一对新人往往要懊丧一辈子。总感觉在结婚的时候出了问题,这会是什么不祥的预兆。比方说迎亲的过程中出问题,马陷了,车翻了一类。还有客人喝醉了打架,出现伤亡。甚至就是在喜宴过程中,有人不慎打碎一只碗,喜主都会疑忌。感觉这是不祥预兆。会预示着自己儿子的婚姻不会顺利,以后肯定会出现什么问题。当然,这些忌讳,可能是一些封建思想在作祟。可是老农民从小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。已经根深蒂固长在他们的思想观念当中了。娶媳妇讲究的是个一顺百顺。不但不能出瑕疵,就是所有参与喜事的人,包括来喝喜酒的亲朋好友,都要像过年一样,喜气洋洋,嘴里尽是吉祥话。连一句话犯忌讳的话都不能说。可是现在呢,潘启明居然公然做出侮辱梁家的举动,拿五毛钱的喜钱。他们兄弟俩这种身份关系,在家的时候早就商量好了,就是每人二十比较合适。当然,按照潘启亮对大仓的感激之情,就是拿一百都不多。但是这种时候讲究的是公事公办,什么样的身份,拿多少钱。你就是想多拿,也得有那个资格。你不是近亲,拿多了就算越礼。可要是拿少了呢?比方说论资排辈你得拿二十,可你只拿了十块,那就显得你小气。而且表示对喜主的轻视。至于应该拿二十,却故意拿五毛,就不是轻视的问题,而是故意找茬侮辱人了。如果喜主收下这五毛,那就相当于认了你的侮辱。可如果喜主拒收,还把五毛这主儿赶出去,相信潘启明肯定不会老老实实被赶走。这不就起冲突了嘛。一旦冲突起来,就相当于这个喜事没办漂亮,中间出了事儿。十里八村就会传说梁家河某人办喜事,因为嫌客人拿钱少,打起来了。而大仓一家,尤其是二仓两口子,因为自己的喜事过程中出了事,而懊丧一辈子。并且两口子心里还会埋下不祥的预感。潘启亮看着桌子周围那些听差的青年的怒容,心里暗叫不妙。如果这里边有脾气暴躁的青年,忍不住上去把大哥打了,这事就彻底完了。他想上去替大哥拿上二十块钱。可他看看大哥那得意洋洋的样子,才幡然醒悟他是有备而来。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替他拿上二十块钱的。他肯定会坚决要求记账的,给他记上五毛钱。不过潘启亮只是想不明白,自己大哥跟老三远日无怨近日无仇的,为什么要在老三家大喜的日子里找事?按理说,当初大哥两口子虐待老母亲,老三两口子后来把大哥应该负担的责任给接了过去。大哥其实欠了老三的情。还有老母亲去世,给母亲办丧事,老大不但一分钱不用出,还净挣好几千。这些钱可都是相当于从大仓口袋里掏出来的。也就是说,大哥一家应该是亏欠了老三一家啊!干嘛就像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来找事?换句话说,这是在人家梁家河,要是大仓他们一个气不过,也不管什么忌讳了,围上几个大青年把大哥暴揍一顿。大哥也得白挨着。是什么让大哥如此胆大包天干这样的事?百思不得其解的潘启亮把大哥三把两把拉到旁边一个角落。这个角落,就跟大仓和秉海村长那个角落遥遥相对。潘启亮压着嗓子怒道:“哥,你是故意的还是糊涂了?人家二仓大喜的日子,你给人家添什么乱?你跟老三有仇啊?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?你没钱我给你拿上。你别再乱说话了啊!”
“你敢替我拿上,我给你把钱撕了!”
潘启明翻了翻白眼,瞥一眼另一个角落的大仓,故意提高了音量:“我没糊涂,我就是只有五毛钱,爱要不要。我跟老三没仇。我跟谁也没仇。我是替军成来的。军成在交管所干得好好的,是有人要断他的财路。你断我儿子的财路,我就让你不舒服。”
这话让潘启亮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不知道大哥这话是什么意思。但是旁边角落的大仓,一听这话,可是什么都明白了。很明显,潘启明这次来找事,原来是替他儿子出头来了。或者说,是威胁大仓来了。潘启明的儿子潘军成当过兵。在部队干得还不错,转业以后分到了下边乡镇的交管所。因为他当过兵,气质有点硬。所以所长就让他负责带队查车。算个查车的小组长吧。这年头,上路查车的部门渐渐多了起来。司机的日子不好过。不管是路政,盐政,畜牧部门,等等等等吧,但凡有点执法权的,都可以上路设卡查车。至于交管所,他们的职责就是承担辖区道路的巡查,纠正道路运输行业的违规行为。上路查车是他们真正的职责所在。而且交管部门查车,一旦发现违规,处罚的力度弹性很大。交警处理交通违法,罚款的数额有很大限度。可交管部门的处罚力度上限很高。对于一些违法车辆来说,怕交警,其实更怕交通执法。潘军成在交管所负责带队查车,听起来不过算是个小组长,要说也是官,那可是比芝麻粒子还要小的官儿。但是官儿小,职权很大。带着人在路上设卡,那可是让那些大货车提心吊胆的存在。加上潘军成作风强硬,更是让他的这支小队伍成为许多大货车闻风丧胆的存在。甚至有的货车司机编出一句顺口溜:“能过阎王殿,不过资河畔。”
潘军成的交管所所在的乡镇,叫资河镇,镇上有条资河流过。他们的查车小组往往就在河边那段路上查车。大货车一旦被查住,即使你没有违规行为,不给你找出点毛病,不给你罚点款,那是绝对不让你走。大仓车队有几辆车,干着一个固定活儿,必须要经过资河镇路段。在潘军成上任伊始,就已经盯上了这几辆车。但凡看到这几辆车过来,那必须要拦住,找各种理由罚款。每次都这样,这几辆的车的司机都被罚傻了。肯定要找石总汇报这件事。石国良看了罚款单子,当时就火了。这不是乱罚款吗?直接给资河镇交管所打电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