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后的鱼肠剑,当初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,便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。”
“结果吴王僚的堂弟公子光说:“那个伍员,父亲、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,伍员才讲攻打楚国,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,并不是替吴国打算。”
“吴王便不再议伐楚的事。”
“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,便暗自思量:“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,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。应当先帮助公子光继承王位。”
“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。”
“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。”
“诸樊有三个弟弟:按兄弟次序排,大弟弟叫余祭,二弟弟叫余眛,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。”
“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,就不立太子,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,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。”
“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,余祭死后,传给余眛,余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,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,吴国人就拥立余眛的儿子僚为国君。”
“公子光说:“如果按兄弟的次序,季子札当立,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,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,应当立我为君。”
“所以他常秘密地供养一些有智谋的人,以便靠他们的帮助取得王位。”
“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,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。”
“吴王僚九年,楚平王死了,这年春天,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,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、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,派延陵季子到晋国,用以观察“各诸侯国的动静。”
“楚国出动军队,断绝了吴将盖余、属庸的后路,吴国军队不能归还。”
”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:“这个机会不能失掉,不去争取,哪会获得!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,应当立为国君,季子札即使回来,也不会废掉我呀。”
”专诸说:“僚是可以杀掉的,母老子弱,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,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。”
“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,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,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。”
“公子光以头叩地说:“我公子光的身体,也就是您的身体,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。”
“后面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,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。”
“王僚派出卫队,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,门户、台阶两旁,都是王僚的亲信,夹道站立的侍卫,都举着长矛。”
“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,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,进入地下室,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,然后把鱼进献上去。”
“到僚跟前,专诸掰开鱼,趁势用鱼肠剑,刺杀吴王僚!”
“吴王僚当场毙命!”
“他的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,吴王僚手下的众人此时混乱不堪。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,诛杀吴王僚的部下,将其全部消灭。”
“除了吴王僚,公子光于是自立为国君,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。”
“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,又将鱼肠剑用匣子封起来,永不再用。”
“这五冰剑都是欧冶子所铸造,排名依次为湛卢、纯钧、巨阙、胜邪、鱼肠。”
“五剑各有特色,分别为钝剑湛卢、佩剑纯钧、巨剑巨阙、残剑胜邪、短剑鱼肠。”
“这五把剑合起来被称为三长两短。”
“其中胜邪和鱼肠乃短剑,另三把乃长剑。”
“这三长两短五把剑,锋利无比,一般人遭遇到这五把剑就有性命之忧,所以后世把各种危及人生命的风险称为三长两短。”
“当然关于三长两短还有另外的说法是和棺木有关的。”
“以前棺木是由六片木材拼凑而成,棺盖及棺底分别俗称天与地,左右两片叫日月,这四片是长木材,前后两块分别叫彩头彩尾,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计共是四长两短。”
“但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,所以只称“三长两短”作为死的别称。”
“其次还有一种三长两短的说法,指的是“三长”是三柱香,“两短”是两支蜡烛,活人是不受这些东西的,需要用到香烛的八成是死了。”
故事讲完在大家还在回味的时候,雯雯就说道:“你答应的那把宝剑呢?快拿出来啊!”
结果那个人却耍赖说道:“刚才说的是你讲够三个故事,我才把宝剑给你!“我这都讲了五个故事了,你还不给我?”
雯雯不满的说道。那人却哈哈一笑说道:“可是你讲的这些都是在三长两短里面啊,这合起来就是一个故事!”
“所以你还得再讲两个故事才行!”
雯雯被气的七窍生烟,但是人家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。我见状站出来说道:“剩下的故事我来讲吧,刚才提到了伍子胥,我们就讲一讲伍子胥。”
“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太傅,负责教导太子建,太子被费无忌所诬陷,伍奢也受到了牵连。”
“费无忌对楚平王说:“伍奢有两个儿子,都有才干,不杀掉将成为楚国的祸患。”
“可将他们的父亲作为人质将他们召来,不然就会成为楚国的祸害。”
“楚平王派使者对伍奢说“:你若将你的两个儿子招来可免你一死,不然性命难保。”
伍奢说:“伍尚为人仁厚,召他一定会来。伍员为人刚烈暴戾,忍辱负重,能成大事,他料到来后会一起被擒,一定不会来。”
平王不听,派人召伍奢的两个儿子说:“你们若来,我就让你父活命;不来,马上就杀掉伍奢。”
伍尚要去,伍子胥说:“楚王召我兄弟,并不是为了让父亲活命,是怕我们逃脱后成为祸患,所以拿父亲作为人质,假意召我兄弟俩,我兄弟俩一到,父子三人就会一起被杀,对父亲的死活有什么好处呢?”
“况且去了便不能报仇雪恨,不如投奔别的国家,借他国的力量来雪父亲的耻辱,一起束手待毙是没有作为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