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仲带着陶盛几人,去了新建的族学,族里的大人孩子欢喜地围上前,纷纷给几人施着礼。
“先生。”
“先生好。”
……
这热情的招呼,打动了各位举人的心。
没有人不喜欢,自己被别人所尊重。
冯仲介绍着族里的情况:“我们冯家族人分为上下村,要上学的孩子从五岁到十岁有一百来人,十岁以上又有一百多人。”
“我们冯家村的男孩子和女孩子,都要开蒙识字。”
大家都惊讶了,史克问:“这样的话族学开销很大,费用从何而来?”
冯仲笑道:“是我家三娘做生意赚了点银子,建了这所族学,以后所有的费用皆由她出。她说,冯家的孩子从五岁时开蒙识字,十岁后选择自已喜欢的东西学习,或者从文,或者习武,或者学做生意。”
所有举人听了这话都惊呆了,冯三娘这样的举止和眼界可谓是天下第一人。
陶盛暗惊,按这样下去,不出二十年,冯氏家族便会为新的一个世家。
冯仲指着院子介绍,“东边大的那个院子有十间屋,供男孩子们上课。西边是所小院子,供女孩子们上课,女孩子还会学习礼仪和女红。”
“后面的院子,是供先生们入住。为冯氏家族的先生,吃喝都有人伺候。”
举人们见此地环境清幽,不远处有一条河流淌过,几里地外,有连绵起伏的群山。
冯家族学是新建,给的月银又高待遇又好,加之大家心中都有点小九九,为自己的未来着想。
他们知道了此族学是由冯三娘出资所建,也想到了冯三娘的身份。
他们意识到,给冯家族学为师,只会对自己的未来有好处。
事实上,多年之后,这些人很庆幸当日的决定。
前来的人都对冯仲表了态,“我愿意来此教这里的孩子。”
……
四月初八,冯氏族学正式开授,前来送牌匾的人络绎不绝。
第一个牌匾‘敏而好学’是王氏家族的族长王山长,托族人送来的。
第二个牌匾‘学海苦为舟’是大三元李进书写。
……
楚王和王宣的师尊孙太师也叫人送了牌匾,做先生的人,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建学堂,收学生这样的事。
冯氏族学分为五个男学班,由十位先生授学,
两个女学班,女学班的女先生一共有四人。其中一人是冯怡的长嫂林氏。另外三位女先生皆是三位男先生的家眷。
三对夫妻先生,被冯家人安置在三处院落。
林氏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做女先生。
林氏出自五品官员之家,父亲林茂为秘书少监,管理着书籍、国史。故而,林家的孩子都从小识字。
林氏得一月能赚二十贯的女先生职位,十分的自豪,也很珍惜,认真教导着各位女孩子认字和书写。
其他三位女先生,有一位教礼仪,有一位教乐器,有一位为女孩子说史。
族学开院后,先生认真授学,学生努力学习。
冯家村里,从鸡鸣起,就能听见孩子大声念书的声音响起。
先是一人,接着两人,随后,整个村子都是朗朗的读书声。
如果,有孩子偷懒不读书,大人会骂,“你对得起姑奶奶的一片用心吗?你不读书,你有脸见姑奶奶吗?”
他们所指的姑奶奶便是冯怡。也是娘家人对嫁出去的娘子的一种尊称。
冯氏家族的族规,是将冯怡所写的文,由匠人刻成了石碑,立在族学的大门口左侧,每一个人必须背下。
要是犯了错的人,会被罚站在族规下,背十次以上族规。
冯仲父子也在族学里任了教,他们要守孝三年,一时也不能出仕为官。
冯伸死后,冯怡就改变了将父母兄嫂送走的打算。
冯怡每月会让人送一笔银子回乡,送到父亲冯仲的手上。
她让父兄在族学里授学,管理着族学的资金开销,还可以让福儿早点开蒙。
冯九爷管着全村的族人,哪有要人他便叫人,哪有要东西,他就安排上。
因冯家族学待遇丰厚,尊师重教,学子勤奋等等优点。
所以,冯家族学被些事举人们私下相传,无论是国子监的学子,还是各地的学子,都在心中有了深刻的印象。
在来年时,不用冯怡特别招募,前来应聘先生的举人一批又一批,从此,冯家族学再不缺先生。此为后话。
中了进士的人,开始进入各大府衙办差。
得皇上重视的李进,本来皇上打算将他留在自己身边,为文学侍从,官居六品。
按照皇上的打算,明年提李进为五品。
皇上招李进入宫,伺候在自己身边,他笑道:“宁云的一笔书法精美,以后写诏书就由你了。”
书房里还有不少官员在,大家都交口称赞,“李状元的书法有大家之范。”
“写得极好。”
赵素也在,他默默无言,但心中早有了结论,“李进同冯三娘交好,为她写过状纸,本官早就欣赏过,那一笔书法的确写得好。”
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推论,“刘武同冯三娘交好,关系不同寻常。原因是,两人一起做出海生意,刘武曾害怕冯三娘涉入杀人案,曾寻他打听过。”
李进行了一礼,他提出:“请陛下谅解,学生要从知县做起,才能了解百姓的需要,以后做一个好官。”
皇上惊愕万分,他还从没遇到这样的人,有六品官不做,要去做七品芝麻官。
丞相也无比诧异,觉得李进此人太傻,明明可以几年登顶,偏要走弯路。
要知道,一个人去知县做起,要三年才能凭业绩上升,皇上再怎么提拔,你也得知县三年,知府三年,归朝后熟悉几个部,又得几年。
这样算下来李进如果官场顺利,十年后,才能升为三品。
在御书房里还有赵正,他笑着阴阳怪气道:“听人说,三年穷知府,十万雪花银,先捞银子再升官,不错。”
任穹只笑了一下,皇上看好的人,他当着面,从不评论,至于背后怎么对皇上说,就无所谓了。
任穹心情十分好,他的女儿生下了太孙。那讨厌的冯伸死了也没什么影响了。
皇上问:“宁云,你怎么有此想法?”
李进道:“陛下,学生为官有一个志向,让朝廷富裕,让天下百姓富有。如果人留在京城为官,学生的志向没有实力支撑,无法得以实现。”
皇上很是激动,他哪见过这种人呀,他见的全是争权夺利的官员。
“好吧。”皇上答应了,他舍不得李进走太远,就让李进在离京城不远的平县为县令,那个地方离冯家村只有两里地。
皇上又将平县的县令升了一级,调进了京城。
“驸马,派两位侍卫跟着李进。”皇上对袁逍安排。
袁逍听旨,为李进选了两位功夫好的人护着,他对两位禁军强调,“你们要保护好李大人,陛下要重用他。”
“是,大人。”
李进恐怕是有史以来,唯一的一个由两名禁军保护上任的县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