否度去瓦匠家告知了他私心所做的事后果后,瓦匠感激涕零地想要跟随否度出家。
可是,否度知道,这瓦匠只是一时感叹,并不是真心出家,便当下拒绝了。
在瓦匠家办完事后,否度就行步在王舍城的大道上。
突然,一股法力波动,从他生长的隔心村传来。
他当即顺着他早就在那里做好的转移标记,瞬间出现在了隔心井边。
否度一出现,就知道,是谁来到这隔心村了。
“落霞施主,你倒真会找景点。”
落霞来到的隔心村,在这王舍城中也算是个著名的地方了。
当然,要是否度当导游的话,是绝对不会带她来这里的。
“否度,别来无恙?”落霞笑着打了个招呼。
只不过是分开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,远远说不上什么好久不见的。
“托福,小僧很好。”否度脸色并不好的回应道。
他还没有从,瓦匠无心杀人,却有人因他而死的因果反思中解脱出来。
“哦呀,不是托佛陀庇佑吗?”落霞笑着调侃。
落霞看的出来,否度有些心结没有解开。
“在佛门弟子眼里,每个人都是佛陀。”
“这是,被奉承了吧?”
否度一本正经的话,落霞不得不这么想。
“落霞施主,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?”
“你看,我不是初来乍到嘛,想着听听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,结果,就听到这城中,竟然还有否度你,看不透内心的大堆人存在,就来看看这个好看的喽。”
否度一问,落霞还算详细地一答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否度点点头。
“‘原来如此’,也就是,还有其他的目的喽?”落霞敏锐地听出了这点。
“佛说不可说不可说。”
“既然你看我做佛陀,那我便说,可以说可以说。”
否度一怔。
接着原本可以说愁眉的脸上,就露出了笑意。
不再是苦笑,而是愉悦的笑意。
“你终于笑了呢。”
落霞稍稍地,感觉到了一种名为成就感的心情。
“我刚才,可是也笑了的。”
尽管用笑靥来形容否度不太妥当,可是高兴本身,就本来不是一件应该过于计较言辞的事。
“刚才只是皮笑。”
趁着否度高兴,落霞毫不犹豫地指出他刚才的样子。
“现在呢?”
“现在当然是真心的笑了。”
“落霞施主,也有看透人心的本事?”
否度虽然这样问,却并不这样以为。
“就算看不透人心,该看出的事也是有的。”
“比如说?”
否度感到了好奇。
一问一答地,自从佛陀圆寂后,他已经好久没有这样了。
毕竟,唯有佛陀的心,否度完全看不透啊!
“在十几天都没遇到一个人的沙漠里,你看到一个躺在沙漠里的人,你会看不出来他渴得要死吗?在一个连年饥荒的地方,一个面黄肌瘦、骨瘦如柴的人在吃杂草,你会看不出来他饿得要死吗?”
“这当然会看出来。”
无论是沙漠中的人昏倒,还是饥荒年月的人吃草,就算不是有读心术傍身,也都能够自然的想到这些,看出来他们需要什么。
“而遇到这两种情况,有你的读心术,就太好了。”
然而,落霞的话,显然还没有完全的说出来。
“为什么?”
否度已经像个,好问的弟子那样了。
“在没有再多一个人的沙漠里,遇到一个渴的昏倒的人,你,仅仅一个的你,如何能保证,他不会在你救了他之后,杀掉你,占有你的水源、财物呢?在一个闹饥荒都到了人吃草的地方,你怎能知道,你所要喂食的人,之前没有吃过人肉,也不会吃掉你呢?”
既然一望无际的沙漠里,只有被救的人与救人的人,那么,到底哪个才是救人的人,那个才是害人的人,不就是那个,走出了沙漠的人说的才算吗?在这种条件下,考虑到救了人之后会有的危机,才是作为常人来说,正确的心态。
饿殍遍野,连草都必须吃,你既不是一直看着,又怎能知道他没有吃过人肉?倘若他吃过了人肉,固然曾经是迫不得已,可谁又能保证,他绝对不会食髓知味,再把你也吃下去呢?
想要救处在危机边缘的人,你便必然也得站在危机边缘。
既然站在了危机边缘,你便需要考虑到救人的代价,甚至危险性。
而在这种危机边缘,如果有能够看穿人心的本事,不就是会减少很多的无畏厮杀吗?
“原来如此。”
否度明白了。
落霞是在安慰他。
用读心术的必要,来安慰不得不看透人心的他。
“果然如此。”
在落霞、否度头上三万里高度的烛一尘,也点了点头。
烛一尘的神念,一直都在落霞身边。
落霞和否度交谈的所有内容,自然是一字不落地被烛一尘知道了。
听到这里的烛一尘也能够判明,让落霞一个人遇到事情、处理事情,的确,要比有他陪在身边,成长得更快。
“你真的很像佛陀呢!”
落霞只是笑着。
没有出声回应否度的这句话。
因为她已然听的出来,否度的这句话,少了几丝礼数的客套,多了几丝真心的感慨。
而落霞,虽然少了话语的回应,可是她仙气环绕的天狐之象,还是有了回应。
落霞所在的地方,空中白云缭绕的地方,是有虔诚的佛教徒,会视之为佛像的云霞出现的。
这一点,只有俯视的烛一尘看到了。落霞和否度,都没有注意到。
“我并不像佛陀,能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,给予你帮助。”
落霞说话了。
但这并不是回应,而是询问的表示。
“落霞施主,想知道小僧的事?”
否度当然明白,落霞刚才说她不像佛陀的话,是她想要知道自己小时候,遇到佛陀的机遇。
“好奇心,谁都会有的。”
不再委婉,落霞想要满足她的好奇心。
而且,回忆起和佛陀的事,否度的心,也会再被滋润一次吧。
许是察觉到了落霞的好意吧,否度也不再推脱,开始叙述起他和佛陀的事了。
“那是大概十七年前的事了。”
否度和佛陀的第一次邂逅,发生在十七年前。
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时候发生的事。
遇到佛陀的那一刹那,仿佛整个天地间,充斥了人们污言秽语的天地间,一下子,就安静了下来,再没有纷扰了。
“那个时候,我才不到两岁。”
不到两岁的否度,卍字双眼睁得大大的,看到的人心龌龊,自然要比活了两百岁的人都多。
一岁的普通孩子,都有学会说话的。而心窍开的更早的否度,自然是能说的话更清晰,更有条理,更有前因后果。
“可是,因为能够看透人心,父母早早地就抛下了我,离开了村子。”
落霞没想到这个。
对啊,既然小孩子能够看透人心,那么,首当其冲的,不就是一直照顾他的父母吗?
父母也是人,当然不是会热爱所有人,对所有人都一样爱护的。
那么,人性本来就有所偏差的父母,自然也是会说到别人邻里的家长里短。这种说到,和心里想的不一致没什么关系,可是,被别人知道心里想的和说的不一致的时候,就很有关系了。
怪不得!
难怪之前没有探查到和否度感觉很像的人,原来,他的父母,早就都已经离开这里了。
“在村里人决定要把我丢到街道上的时候,师尊来了。”
否睹的师尊,是佛陀。
佛陀可是很有威望的。
而佛陀的威望,不仅来源于他的悟道,更来源于他的法力高强。
“师尊用佛法,封住了我的卍字之眼,并且收我为徒,教我控制卍字之眼的读心能力。”
佛陀乃是明白事理之人。
他固然可以将否度的卍字之眼永远封住,可是,天生我材必有用,既然否度生有一双能看透人心的双眼,那么,就该是期待他能够好好的利用,看该看之事,而不是一刀切地,担心他读到人心,将其封印不用。
否度便在佛陀的教导下,开始练习卍字之眼的看人心能力。
“师尊已经大彻大悟,并不担心,会被我看穿心思。”
大概,每隔上两三个月,佛陀都会揭开一次否度的封印,让他能够尝试读读佛陀的心。
只要否度还无法凭借他心志决定看不看别人的心,就会再次施加上封印。
一次又一次地打开封印,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封印。
春去秋来,一年又一年,转眼间,就是十三年的时光。
“等到我十五岁的时候,就已经可以自在的操控卍字之眼的看心能力了。”
这种喜悦并没有持久。
很快地,就有另一种更深的浓雾笼罩到了否度的双眼上。
那便是,佛陀告诉他的弟子们,他已经历凡世劫结束,要还归极乐秘境了。
“十七岁的时候,师尊圆寂了。”
圆寂了的佛陀,留下了九颗舍利。
九颗决定来世佛弥勒,是谁的舍利。
“呐,否度,你就算带上眼罩,也可以看透别人的心思吧?”
尽管知道这有些不合适,可好奇心占了上风的落霞,还是决定要问出来。
“哦呀,看出来了。”
确实,否度就算带上蒙住眼睛的眼罩,也可以看穿凡夫俗子的心思。
只是,这样的话,会给他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,所以,他就装作,必须要摘下眼罩,才能看到人心的样子了。
因而,在王舍城前无法看到烛一尘和落霞心思的时候,否度就自动上前,跟他们搭话,要当他们的导游了。
“可是,这隔心村的人心思,你也看不透,这不是装的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