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孩子来到县城别墅后,陈清河照例住在二楼。
“芳姐,空房这么多,你自己随便挑一间。”
来的时候,王成芳脑子里想的都是——总算能离张美艳母子俩远一点,来到别墅后,她才觉得有些害羞。
偌大房子里就俩人,孤男寡女的共处一室,她下意识避嫌,“我住一楼靠门口的地方就行,招待客人方便。”
“好。”
刚到了新家,王成芳就开始收拾清洁,买菜做饭,中午十二点半,热腾腾的饭菜就已经做好。
东坡肉、什锦虾仁时蔬,还有一份紫菜蛋花汤。
陈清河颇有些吃惊,“芳姐,这些菜你都是从哪学来的?”
在农村,大家都是“熬菜”,也就是把各时令蔬菜,与肉放在一起炖。
这个年代,还没有整体脱离温饱,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研究更精致的吃食。
王成芳她有些局促的说:“之前看你做的菜式,别说是吃过了,我见都没见过。”
“所以我就趁着进城的时候,在书店买了一本菜谱,就比着葫芦画瓢。”
“也不知道……菜的味道怎么样。”
陈清河尝了一口,满意的点了点头,“非常不错!芳姐,你咋没说过自己还识字啊?”
能看懂菜谱,就代表认识成段的文字。
在扫盲的初级阶段,很多人脱盲还只停留在认识自己的名字,像王成芳这样认字的人非常罕见。
“我小时候上学还是挺久的,后来上山下乡,就嫁到村里。”
吃过饭以后,陈清河带着王成芳上楼,把自己的文件递给王成芳,“芳姐,这上面的东西,你能不能看得懂?”
翻动文件后,王成芳好奇道:“清河,这是你以后要做的生意吗?”
陈清河呵呵一笑,“芳姐,以后你的工资增加一倍,但多了一项业务。”
“什么?”
“当我的秘书,以后跑跑腿,整理下文件什么的。”
王成芳激动得俏脸通红,“我一定好好干!”
鱼类的大规模染病,已经让市场价格飙升到一定峰值,陈清河准备抛售掉一半冻货,筹措资金,开始做自己的生意。
王成芳人品好,做事细致,外加上识字,是不可多得的秘书人选。
下午三点,陈清河约好了赵昌平,拜托他联系当地的鱼货贩子,在别墅内商量价格。
赵昌平准点带来人,在客厅落座,王成芳端上茶水。
“清河兄弟,这位卢明礼,卢老板,是整个石龙村的大户,所有的水产品批发,都是经他的手。”
卢明礼三十五岁左右,大背头西装革履,身材微胖更显得容光焕发。
看他那气派,不像是卖鱼的,倒像是开大公司的。
卢明礼主动和陈清河握了握手,颇有些激动的说道:“陈老板,最近忽然爆发瘟疫,鱼市全乱了,很多合作餐馆来找我要货,我都拿不出来!”
“你的这批货,简直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。”
陈清河笑着问:“你这么坦诚,就不怕我趁机索要高价,囤积居奇?”
“哈哈,陈老板的人品我是听说过的。”
卢明礼朝着陈清河伸出大拇指,“先上是在赵老板最危难的时候,抵押房子凑钱入股,又是为了救人,冒雨对付出逃的死刑犯。”
“你这人厚道,讲义气,我就不和你玩生意场上讨价还价的一套。”
一番彩虹屁吹下来,几乎给陈清河把高帽戴到了天上。
这么一整,他反而不好意思要高价了。
“卢老板,货物储备量你大概知道,你准备买多少?”
“半仓。”
“仓库一半,大概是一百箱左右,一千块不二价怎么样?”
一旁的赵昌平开口说:“卢老板,我兄弟可是给了你最低价,你总不能好意思收吧。”
“现在水产市场,一天一个价,他随便去零售,绝对能把价格翻一番。”
陈清河之所以卖得低,是为了给赵昌平一个面子,没想到他反而帮自己讨价还价。
卢明礼也是个爽快人,“两千块,半仓我要了,咱们交钱取货。”
这个价格,比陈清河的心理预期高了一倍。
“好,那就祝咱们合作愉快!”
两千块钱到手,卢明礼立即开着小货车,带着员工马不停蹄的前往石龙村取货。
一辆小破货车,颠簸两下前车雨刮掉了下来,员工从车上跳下,捡起雨刷又跳回车上,场面格外滑稽。
目送他离开的赵昌平,不由笑出了声,陈清河的神情却格外肃穆。
八零年代,百废待兴,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,让那些敢闯敢拼的人,全都获得了超额的回报。
现在骑着摩托车收山货的,开着破货车卖鱼的,甚至办小农场,养鸡养牛的人,都是未来的亿万富翁。
在遍地黄金的年代,绝不能小觑任何人。
“清河兄弟,资金回笼了这么多,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做什么生意?”
陈清河摇了摇头,“做生意就算了,我准备把这些钱继续投资,让钱去生钱。”
“真佩服你的眼光。”
赵昌平朝着陈清河伸出大拇指,忍不住感慨说道:“投资的确省心,可把钱交到别人的口袋里,我总觉得不放心。”
如果换做一般人,自己做生意比投资要稳妥太多,但陈清河不是一般人。
上一世,他经商了一辈子,早已经厌倦了那种忙碌。
更何况个人能力有限,他不可能把知道赚钱的行业,通通都做一遍。
而投资,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。
谁的生意未来会破产,谁能白手起家,如果在股价最低的时候入手,每年吃的分红都是一笔恐怖的数目!
多出的利润,再投入潜力企业,再生出利润。
早晚有一天,陈清河凭借洞察未来的眼光,所滚出的利润雪球,足够撼动整个杨家!
陈清河握着两千块钱,目光灼灼望向远方。
杨家绝对不是他要达到的终点,而是通向星辰大海的起步而已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