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淮河水位深,水流缓,它的起源地就是桃庄的大别山,就算是南方大旱三月,长淮河都不曾干涸。
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,就像这长淮河水一样,桃庄人淳朴温和。
船靠岸,岸边人见到动静立马招朋唤友,人头攒动,热闹极了。
一位身穿灰黑布襟的老妇人,在一个五六岁小孩的搀扶下,颤颤巍巍走到岸边。
她眯着眼睛,遥指船上的李大壮,“小壮,小壮你真的活着回来了。”
旁边的小女孩也难掩激动之情,见兄长平安归来,高兴溢于言表。
她也大声喊:“哥哥!”
“娘!”
“妹妹!”
李大壮同样激动地回应亲人,仔细打量一遍自己的亲人后。
然后对旁边的李绥说:“哥你安心住我家,我娘和弟弟妹妹肯定很高兴。”
“嗯”,李绥单手背着他和李大壮的行李,右手扶着李大壮下船。
俩人上岸后,李大娘抱着李大壮受伤的手,又是一顿痛哭。
“你走了后,娘真没用,没养活你弟弟,你弟弟生下来都没吃过一顿饱饭就没了。”
自己走的时候弟弟才三岁,血亲弟弟的早夭,让李大壮伤情不已。
他单手抱着唯一的妹妹,发誓一定要护住自己妹妹平安长大。
李绥伸出手拍了拍李大壮的肩膀,无声的安慰这个忠诚热血的兄弟。
逝去的人已经离开,留下的人当好好珍惜。
他侧首,发现李大壮的胞妹睁着圆圆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他。
她叫什么名字?
好像是李丽丽来着,都五六岁了,怎么还这么矮。
他僵硬地扯起嘴角,露出了一个微笑,丽丽被他吓得埋头藏在哥哥的怀里。
李绥也不知道自己笑的多渗人,还在可惜自己不曾有亲胞兄弟姐妹。
他心里叹息一声,在盘算着要买点什么礼物送给大壮的幼妹。
良久,三人平复完心情,李大壮开始给家人引荐李绥。
李大壮:“娘,这是我认的大哥,李绥。以后他住我家。”
贫苦人家用不起灯油,李大娘针线活做多了,眼睛早早就花了。
李绥长的比大壮还高一个头,她抬头也看不清他的脸,于是作罢。
儿子认的兄弟,肯定品行端正。
她一个劲的点头,“好好好,老婆子回去就收拾收拾东边的屋子。”
李大壮拍了拍妹妹的头,说:“丽丽快叫哥哥。”
被迫多了个哥哥的李丽丽,怯怯的喊了一声:“哥哥。”
李绥在身上摸了摸,摸到了一个小葫芦样式的玉坠,他满意的用衣袖擦了擦玉坠,然后矮身,张开手递给小姑娘身前。
“见面礼。”
这人怎么长得这么凶,胡子拉碴的好吓人。
可是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致好看的小玉坠,李丽丽想要接,又害怕眼前的人。
李大壮出门打仗两年,也算是见过世面了,李绥手里的玉坠肯定值十两银子。
没想到李绥会给丽丽这么大的见面礼,他诚惶诚恐地推拒李绥伸出的手。
“不可这样,我只想拿你当亲兄弟,不指着官场里那一套从你这里发财。”
李绥不管李大壮,他确实也没有送东西的习惯。但现在他认下了李大壮这个兄弟,那李大壮的妹妹就是他的妹妹。
见她不接,眼睛又一直盯着自己手里的玉坠,李绥把玉坠强横的塞到女孩手里。
丽丽手里握着玉坠,无措的看着李大壮。
知道李绥一直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,如果他再推辞下去,就伤兄弟的感情了。
李大壮对着妹妹头疼的摆摆手,“收着吧。”
哥哥同意了,丽丽高兴的把玉坠挂在自己脖子上,小表情稀罕极了。
四人相伴一起回家,李大娘在后面牵着丽丽,李绥背着行李在前头扶着李大壮,李大壮不停地给李绥介绍桃庄。
他们先是经过一个小镇,然后爬过一座光秃秃的小石丘,又经过一片片绿油油的茶田,才看到阡陌小路上的零星几户人家。
这里的房子都是用泥巴和稻禾混在一起堆砌的,穿过田间小路,终于来到李大壮家。
李绥随意打量了一番,发现李大壮家大门前的柴禾堆得密密麻麻整整齐齐,就连堂屋里头也是。
在屋子的右侧还关养着七八只小鸡,都在桃树底下啄食。
可以看得出来,主人家爱洁,又十分勤劳。
李大壮不顾腿上的伤情,噗通一声,跪在石子地上,恭恭敬敬叩拜了三次。
“爷,奶,不孝子孙李大壮回来了。”
见状,李绥也撩起袍角认真的拜了三回。
李大壮一脸感动的握着李绥的手,庆幸自己能在回乡之路上遇到李绥。
感觉自己身如浮萍的李绥,他认了李大娘做干娘,暂居在李大壮家。
前程往事他都不愿意去回想,他只想先把现在的日子过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