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史丞虽然没有直言说出蒙恬通敌叛国的话。
但他的停职调查提议,也是赤裸裸挑明了这层含义。
再加上皇帝把这条消息第一时间公布出来。
这让太尉、廷尉、卫尉三府官员当场坐不住了,以为皇帝信了几分谣言。
于是他们接二连三站出来启奏。
“陛下,御史中丞所言甚为不妥。如今塞外有匈奴大军压境,中原又有冒顿率胡骑肆虐。如此危机关头,千万不可轻易换将!”
“蒙将军世代忠良,绝对不会通敌叛国,这必然是匈奴人散布的谣言。陛下千万不可信啊!”
“蒙将军深受始皇帝、二世皇帝信任,苦守边塞多年,屡次击退胡人,劳苦功高,如今更是位极人臣,又岂会干出勾结匈奴的勾当?”
“......”
看嬴瑞并没有表态,冯党官员又出来叨逼叨。
“陛下,尽管目下是谣言,但闻风奏事、严加纠弹本就是臣之本分。臣认为陛下还是有必要传诏命蒙将军回京调查,另外再派御史官赶赴九原大营彻查真相。”
“是啊陛下,倘若蒙将军果真没有通敌,那么就更应该回京自证清白。”
“陛下,蒙将军是否通敌一事非同小可。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”
“请陛下务必圣裁。”
“......”
论口才,如果不是冯党跟“道理”二字没沾边的话。
如今因为谣言的事被人抓住了把柄,蒙党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。
冯去疾依旧还是老态龙钟,坐着一言不发,似乎在等着事态发展,他再出来力挽狂澜。
皇帝也是一副耷拉着眼皮,似睡非睡、让人揣摩不透的模样。
杨硕、张苍、章平这些帝党的官员,倒是想出来为蒙恬说句话。
但是被陈平用眼色阻止。
三人瞬间明白,像蒙恬这种手握重兵的人物,皇帝就算知道他再忠心,也不能当着全朝百官的面,表露出偏袒之意。
就算蒙恬没有通敌,可要是在军务上出差错才导致胡人钻了漏洞。
那么皇帝的之前袒护,就成了打脸事件。
总之,皇帝做任何决策,绝对不能有错。
而就在这个时候,一直属于中立派的宗正发话了。
子婴举着朝芴,挪步到大殿中央朗声道:“陛下,臣要说几句公道话。”
嬴瑞眼皮微抬,轻轻颔首,示意子婴发言。
“其一,臣坚定认为,蒙将军通敌一事实属谣言。诸位可不要忘了,匈奴大阏氏赵苏,可是一个擅长阴谋诡计的妖女。这不过是匈奴人的离间计,倘若我朝因此中计而临场换将,很有可能会重蹈前赵覆辙。”
许是秦国曾经用过的“离间计”上不得台面,子婴并没有当众说出来。
但他话里话外已经点名“前赵覆辙”是什么意思?
在场都是报读史书之人,不就是秦国当年使离间计,让前赵两次临场换将吗?
一次是长平之战,换掉老将廉颇,年轻有为的赵括顶上。
另一次是井陉之战,王翦贿赂赵相郭开,向赵王进谗言害死李牧,换上颜聚。
子婴接着道:
“其二,不管蒙将军有没有通敌,此事尚无实凿证据。或者是蒙将军对守卫有所疏忽,以致胡虏犯境。”
“但今时不同往日,前有大军与诸侯鏖战,后有匈奴危及中原。”
“在此关头,还需要蒙将军继续执掌兵权,统筹御敌。”
“若是换将,一来新任主将不熟悉军务,二来与麾下将士缺少默契,三来前赵之鉴历历在目...”
“其三,长城被破、胡马入侵,此事也不能不查。臣踊跃请缨,愿赶赴边塞查明真相。请陛下恩准。”
嬴瑞目光灼灼看向子婴,而子婴也向他投去洞悉一切的目光。
这一刻,君臣二人似乎心有灵犀一般。
台下那位看出皇帝的无奈,台上那位也看出子婴的格局和意图。
不愧是赵高权倾朝野的情况下,还能将他反杀的秦王。
就这份政治觉悟,如果老天能给他多点时间,原历史的大秦国祚也不会仅仅只有十四年。
“赵卿所言果然公道,准奏。”
皇帝发话裁定了,调查一事自然不能交给冯氏的御史,或者蒙党的廷尉。
那么交给中立派的宗亲,眼下最适合不过。
蒙党众官员赶忙表态“陛下英明”,而冯党却脸色难看,暗骂宗亲跑出来多管闲事。
接下来这场紧急朝会的内容,则是商量如何应对当下。
最终嬴瑞和各位大臣连夜商定,才拟定几条应急方案。
一,命蒙恬继续扼守雁门关,同时派出两万骑兵前去狙击匈奴。
二,从衡山、南阳、陈郡三地各抽走三万兵力,蒙犽、王离、辛夷三位将军带着九万秦军顺江而下,赶赴彭城支援蒙毅。
三,彭城这边集结五十万大军,就让蒙毅对彭城发起强攻,不顾伤亡几何,也要在十天之内拿下彭城。
四,破了彭城之后,蒙毅立刻率十万大军北上迎击匈奴。
五,嬴瑞力排众议,坚持任命“韩信”为征南将军,统领彭城四十万灭楚大军。
最后为了缩短朝廷与前线的沟通距离,嬴瑞提出暂时迁都洛阳。
会议商定完毕的时候,天已经亮了。
车马劳顿和通宵会议,着实把嬴瑞给累坏了,爬上双娇残留余香的卧榻,倒头就睡。
第二天。
留冯皇后在京管辖六宫和钱庄。
嬴瑞只带走婉瑕和萧美人两位嫔妃,还有三公九卿,一群人浩浩荡荡前往洛阳。
带上萧芸是因为...
嬴瑞发觉这个妹子聪明伶俐、勤恳好学,而且跟他爹萧何一样很会管事,还管得井井有条。
将来培养好了,给冯皇后当个副手也不错。
皇帝迁都洛阳,宫里的大小事务总得有个人来管。
萧芸也十分乐意的接下这份重托,乐呵呵成为嬴瑞的工具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