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值黄昏,夕阳余晖洒在辽阔草原。
放眼望去,在红霞映衬下,天苍苍,野茫茫,尽是一副折戟沉沙、破旗斜插、尸横遍野的战后景象。
李信横刀杵地、浑身沾血,单膝跪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。
步战不比骑兵交锋那般复杂,双方都具备高速的机动性。
战场范围波及广大,想要杀死对方,往往要经过多次迂回交锋,才能将其斩落马下。
所以这一场突击战,从上午打到黄昏,李信凭借个人勇猛,带动秦骑兵愈战愈勇,最终以伤亡八百的代价换来斩敌五千的战绩,把匈奴人彻底击溃。
匈奴面对如此惨重伤亡,巴尔思二话不说带着残兵败将逃命。
走之前,那两千个看守俘虏的匈奴兵,还对身无寸铁的百姓发起一波屠杀。
若不是李信一路所向披靡杀到跟前吓走了匈奴兵,死掉的百姓可不仅仅只有几百人。
恢复了些许体力,李信唤来几位部将商议对策。
“如今吾等是何等处境,想必诸位应该心知肚明。”
“要是所有将士带着所有百姓一起走,投鼠忌器之下,咱们恐怕会全军覆没。”
“另外,左贤王的五万敌军,估摸还有六个时辰就到此地,得抓紧让百姓上路。”
李信的分析很透彻。
如果押送俘虏的匈奴人没有遭遇秦军突袭,左贤王的部队可能会原地休整一晚。
那么巴尔思肯定会马不停蹄和左贤王汇合。
估计今晚子时左右,左贤王就会接到俘虏被救走的消息,到时他就会
“所以本将决意,咱们分出一部分人护送百姓先走。”
“再留下一部分人负责殿后。”
“诸位可有异议?”
众将对视了一番,然后齐声抱拳道:“末将无异议。”
“好,事不宜迟。现在立刻出发。”
少顷,李信命令数千骑兵,把死掉的百姓全部就地埋葬。
再派出一千骑兵护送百姓启程。
浩浩荡荡的南归队伍中,时不时有百姓回头望一眼留下原地的八千大秦铁骑。
此刻每个人的心中无不是都在祈祷着,希望这群保家卫国的英雄,都能安然凯旋而归。
时值夜晚,寒风瑟瑟。
尽管现在还没还是秋天,可草原上的气温降下中原地区严冬的程度。
就算挖了地棺、燃了篝火驱寒,有人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。
除了在耳边寒风呼啸之外,还时不时传来几声狼嚎。
李信知道,在篝火照不到的黑暗中,一定是狼群正在撕咬匈奴人的尸体。
此时他盘腿坐在篝火旁,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接下来的行军路线。
就在这时,派去跟踪巴尔思的黑龙卫回来了。
“启禀将军,匈奴蛮子已经跟左贤王汇合。”
“左贤王闻知消息后,果然没有休整,正连夜率兵赶来。”
李信又在旁边一块空地上写写画画,按照从张苍那里学到的数学公式,计算出左贤王到来的准确时间。
“如此说来,蛮子还有四个时辰才到此地。”
部将是蒙毅的手下,大敌当前,他实在不理解李信还能如此气定神闲,便弱弱问了一句:“将军,咱们接下来可是以八千对阵五万,是不是该做点什么准备?”
“不用急,本将自有安排,今夜就让将士睡好。明日一早,才有精气神迎战蛮子。”
部将附和一声:“将军勇武过人,想必是有以少胜多的破敌良策。”
想了想,又觉得李信刚才的做法有些不对劲,便多问一句:“末将有一事不明,将军为何收缴兄弟们的胡椒粉?”
李信高深莫测笑了笑:“如果此物在明日用不上,事后本将自会还给弟兄们。毕竟这是一场赌博,胜负未定,恕本将还不能告知实情。”
..................
朝霞初起,旭日东升。
一支数万人的骑兵部队,犹如被激怒的牛群,在草原上气势汹汹扬起阵阵沙尘。
等左贤王来到昨日的交战区,眼前画面让他更加火冒三丈。
所有阵亡的匈奴人不止被秦军全身扒光,还砍下首级堆成一座京观。
(注:京观,用人头或者尸体堆成的山,主要为了给敌人起到震慑和羞辱作用。)
看着一具具无头尸体,被狼群撕成七零八碎。
左贤王怒不可遏吼道:
“可恶!实在可恶!”
“秦人好大胆子!竟敢孤军深入,冒犯长生天圣地。”
“勇士们!”
“都打起精神来,跟我去光所有秦骑兵,再把俘虏抢回来。”
“一定用他们的血,来祭奠死去的族人。”
五万匈奴骑兵扬起弯刀,嗷嗷响应:“杀光他们!杀光他们!”
“出发——”
匈奴人离开原地没多久。
李信的部队再次出现在京观附近。
他横刀出鞘,指向匈奴人离去的方向。
“匈奴人已经中计,咱们现在追上去,杀他个片甲不留。”
霎时,八千大秦铁骑策马扬鞭的同时,也齐声发出猛兽一样的战吼:“风、风、风...”
另一边。
已经跑出几十里的匈奴骑兵,多人不慎掉进陷阱里。
秦军在这片必经之路上,挖了好多个用树枝和枯叶掩盖的陷阱坑,坑内还布满了尖刺。
匈奴骑兵但凡掉进去,就算不死,也被摔了个人仰马翻。
与此同时。
秦军突然出现在大军后方。
这让左贤王十分诧异。
秦人第一次深入草原,到底是怎么做到在不迷路的情况下,还能绕到自己后面?
实在想不通这个世纪难题,左贤王索性不再纠结。
“该死的秦人,凭区区八千人还敢出来迎战,简直不把咱们匈奴勇士放在眼里。”
“巴尔思万骑长,你负责打头阵正面迎战。”
“随我杀杀杀——”
望着排山倒海而来的胡马,李信丝毫不惧。
他扭头朝身后看一眼,见“西北风”吹得军旗猎猎作响,不禁得意一笑。
“天助我也!”
“传令,复合弓准备就绪。”
“胡椒粉,准备就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