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者济英的家庭情况,很快被调查了出来,济英一家完全算不上有钱,虽说有几间破房,但这破房都算是他家的祖业。济英一家的收入来源只有两个,一是挖药材,二是门前那几分盐碱地。现在山里对采摘野生药材的管理越来越严格,有很多野生植物禁止采摘,济家的收入越发少了。济家里有两个孩子,对山里人来说,负担算是比较大的。
既然如此,那么为了抢劫而杀人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。陈冬越发感觉,这应该是一起复仇杀人事件。
济英是个安分守己的老实人,平常见了乡里乡邻,都是满面堆笑,点头哈腰的,像他这种人,得罪别人的可能性很低。
从现场来看,嫌疑人杀人的凶器,有可能是就地取材,从受害人的家中顺手拿来的。但济家的刀具都还在,就连切药材的切刀都没动过。不过,根据邻居反映,济英平常总带着一把刀锄上山,这种刀锄的头部像锄头,但带有弯刃,刃可以用来切割藤条或植物的根茎,锄头一样的头部可以用来挖掘泥土。
在头一天的白天,邻居们还看到济英拿着这把刀锄上山,而刀锄拿回家之后,一般是摆在侧屋的药材架子上的。正好是在凶手的落脚点附近。因此,凶手使用这刀锄杀人的可能性很高。
到了次日的夜里,济英家里的两个孩子,在医生的抢救之下,先后醒了过来。陈冬和胡栗赶紧去找他们俩询问情况。
那两个孩子都非常害怕,大概是受到“创伤后应激反应”的影响,说话都有些颠三倒四,断断续续。但把两个孩子的话结合起来,基本上就能推断出当晚的一些情况。
案发当天晚上,济英的老婆苏翠玉把两个孩子从学校接回家,两个孩子写作业写到了九点多钟,洗漱之后准备上床睡觉。济英和老婆收拾药材收拾到了十点来钟,也就准备睡了。
但就在两个孩子上床之后,忽然听到了奇怪的响声。随后,房门被什么人推开了。
苏翠玉惊叫了起来,济英从床上爬起来,正好看到一个人影冲进屋子里。那人影二话不说,直接挥动凶器,砍进了济英的脖子。
济英的脖子受创,叫不出声来,他忍着痛,死死抓住了那人的手腕。他似乎是想为老婆孩子多争取一点儿时间。
那人用力拔出凶器,又朝济英的喉咙上一划,济英捂着喉咙缓缓瘫倒,躺在地上不动了。
那两个孩子看到自己的父亲倒地,吓得连动都动不了。苏翠玉被那人揪住头发,从床上扯了下来,那人朝苏翠玉问了几句什么,但苏翠玉拼命摇头,两个孩子也没听清那人问的是什么。
那人似乎很失望,气急败坏地朝苏翠玉劈了一刀,苏翠玉的身子歪了歪,也瘫倒在地上。
接着,那人转向两个孩子。
就那人对孩子下手的同时,苏翠玉居然又爬了起来,跌跌撞撞地朝院门的方向跑。
本来苏翠玉是有机会朝邻居呼救的,但她似乎是怕惊动凶徒,在跑出来的过程中都没敢大声呼救。她奋力拽开门闩,准备跑出去。
此时凶徒已经从屋里急冲而出,他对准苏翠玉又是一刀,在苏翠玉倒地之后。凶徒慌不择路,拉开院门,跑了出去。
对于凶手的外貌,苏家的两个孩子都表示没有看清楚,一来当时屋里太暗,二来凶手似乎用什么手巾之类的东西蒙着脸。
但两个孩子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线索——凶徒的个头矮胖,说话的时候爱喘气,似乎缺乏运动。
警方立刻开始布置人手,针对孩子们描述的这些特征,在山里展开搜捕。重点盘查以前有过前科的,或是最近家里缺钱的人。另外,附近的车站、码头都张贴了告示,并通过报社、电台、电视台发布通缉信息,希望有人能提供更多线索。
搜到了第五天,有一个村卫生所的大夫,在卫生所附近的麦秆堆里,发现了一把刀锄。这把刀锄被他交到了派出所。
刀锄被拿去化验,证明上面带有血迹,而且血型和受害的济家人是相同的。这么看来,这把刀锄确实是凶手曾经使用过的凶器。
而济家的两个孩子,也对这刀锄进行了确认,证实是他们父亲济英生前所使用的工具。
陈冬经过分析,对胡栗说:“这么看来,凶手在进入济家之前,并没有考虑过杀人,大概他只是想进屋进行盗窃,之后,可能是没有找到要找的东西,所以才冲进屋子,先杀死济英,再向济英的媳妇逼问。最后他还是没问出自己要找的东西,只能杀人灭口,仓促逃走。”
信息发布出去之后,警方收到了很多个电话,多数都是举报自己身边邻居或同事的。
警方从这些举报电话中一一寻觅,最终,“筛”出来一个被认为是嫌疑最大的家伙。
这人名叫顾三森,男,是个典型的“家里蹲”。上初中的时候曾经因为打架斗殴,被送到少管所,出来之后,屡教不改,又鼓动村里人聚众赌博,后来被村长举报,顾三森被抓了起来,又关了一阵。现在是刚刚放出来。
顾三森长年被关押在监狱里,身体不算太好,出来之后,又好吃懒做,身体愈加虚胖,据见过他的人说,就算跑十米,他都要大喘气。
而且,顾三森个子不高,喜欢穿运动鞋。
经过局里的专家分析,在济英家里发现的鞋印,应该是属于一种廉价运动鞋的。这正好能和顾三森的穿鞋习惯相互印证。至于顾三森的杀人动机,大家还没琢磨透,不过,被派去盯梢顾三森的便衣警察回来汇报,说顾三森这几天花钱有些大手大脚,还买了一辆新的摩托车。
陈冬和胡栗经过分析,决定先把这顾三森带回来问话。
他们俩当天下午就去找顾三森。顾三森正在家里睡懒觉,一见警察来了,吓得赶紧把被子一掀,跑向后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