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惜这种安稳日子没能持续多久,只因为一个人的死,难得的平静又被打破。 许敬宗在太宗时期仕途并不顺利,几度起落,真正的崛起是因为促成废王立武、消灭长孙无忌,此后官居宰相,位高权重,受皇帝皇后的双重信任。 任凭李义府、许圉师、上官仪等一个个风云人物潮起潮落,无论身处何等波谲云诡的政坛风暴,他都能逢凶化吉、稳固不摇,真可谓“官场不倒翁”。 官至太子少师、特进,爵封高阳郡公。 年纪大了,自然就死了。 听闻他的死讯,李治很难过,下令辍朝三日,诏令文武百官吊祭,追赠开府仪同三司、扬州大都督,陪葬昭陵。然而没想到,就因为给许敬宗议定谥号这件事,竟惹出了一场风波。 固然对于李治和媚娘而言许敬宗是大功臣,可在群臣眼中却完全不是这回事。 首先他为人奸猾、诡诈多端,制造冤案铲除长孙无忌、韩瑗等人。 几乎把关陇之人得罪遍。 再者他品质卑劣、私德败坏,生活也很豪奢。与李义府贪污受贿、卖官鬻爵的行径不同,许敬宗的生财之道要“文雅”许多。 身为大名鼎鼎的学士,当世文坛之魁首,他除了主持修编《东殿新书》《西域图志》《文思博要》《文馆词林》《瑶山玉彩》等一系列大典丛书。 而且最重要的是。 国史是他主编。 他不仅帮李治抹去“父子聚麀”的痕迹。 更以史笔为挟收受钱财,谁要想在青史上留个好名声,就要大把给他送钱。 反之与他有怨,哪怕功勋卓著,他也会大施春秋笔法。 加之他的文章、诗歌很有名,又是宰相,谁家要是有寿丧之事请他写点儿碑文墓志,润笔费也相当可观。 因此这些年他赚了个盆丰钵满,珍宝无。 这些行为早就招致群臣的不满,只是他老谋深算又受帝后宠信,没人敢招惹。 如今他呜呼哀哉,该到算账的时候了。 死人不如活人。 第一个发难的是太常博士袁思古,公然要求给他定一个恶谥,太常寺的官员大部分表示同意。 还说他“弃长子于荒徼,嫁少女于夷落”。 就是说他的两件事。 自古婚配讲究门第,他许家虽不在五姓七望、关陇名门之列,却也是南朝宦门,而许敬宗竟把女儿嫁给了已故荆州都督冯盎之子。 冯氏乃岭南蛮人,虽身挂都督之职,其实就是朝廷册封的蛮族酋长。 许敬宗几乎可说是把女儿卖给了人家。 这就是嫁少女于夷落。 再者许敬宗的长子许昂曾与他的侍妾虞氏私通,他得知后怒不可遏,竟要求朝廷将许昂流放姚州。 这就是弃长子于荒徼。 所以要谥为“缪”。 虽说许昂在姚州吃蘑菇。 但是他的儿子许彦伯还在。 官居著作郎,且同样以文章驰名,也很受帝后器重,承袭了祖父的爵位。 听说博士们要给爷爷定谥曰“高阳缪公”,许彦伯哪里肯依? 忙跑到太常寺与博士们争辩。 无奈众人不改,袁思古竟还挖苦他道:“当初令尊被他流放,我如今给他定个恶谥,不也算给令尊报仇吗?”
一席话说得众人哄堂大笑,许彦伯火往上撞,当众与袁思古打了个不可开交。 事后袁思古仍以恶谥上报,许彦伯也写奏章,声称袁思古与祖父有仇。 要求更改该谥。 固然许敬宗是奸臣。 许多大臣痛恨他,但也有几个朋友。 朝廷上下因此事吵得不可开交。 最后连李治都惊动了,召集争执双方以及五品以上官员当殿讨论。 就为一个官员的谥号特意召开会议。 李治和武媚媚娘登临宣政殿,在洛阳的宰相以及尚书、列卿尽皆到场。 会议一开始,许彦伯就指责袁思古用心险恶,不但要求更改谥号,还要求将其治罪。 袁思古丝毫让,声称自己绝无私心,对许敬宗的评价是秉笔直书。 俩人越说越激动。 李治本就有病在身,终于忍无可忍:“你们俩出去,有了圣裁晓谕尔等。”
著作郎不过是从五品,太常博士才从七品,当着二圣和宰相的面吵得沸反盈天,实在不像话。 待二人灰头土脸走了。 李治这才表态:“许敬宗乃三朝老臣,且曾官居太子少师,就算不加美誉,也不能如此贬低。以‘缪’字为谥合适吗?”
对许敬宗的所作所为李治并非丝毫不知。 但是许敬宗是他的宠臣。 自然不希望有所非议。 袁思古虽被轰走。 其他太常博士尚在,王福畤出班对曰:“谥号者,饰终之称也,得失一朝,荣辱千载。若使嫌隙是实,即据法推绳。如其不亏直道,义不可夺,官不可侵。二三其德,何以言礼?臣等既在其位需尽其责,不可顺风阿意,背直从曲。请依思古之议为定。”
他这么一句话就把话说绝了。 许敬宗只配这谥号,就算您皇帝说情也不行,“缪”字用定了。 武媚娘媚娘刚开始还沉得住气,在一旁看着。 听太常博士说出这句话。 便有些压不住火。 不错。 许敬宗是毛病不少,可他是皇帝的功臣,更是我的功臣。 扳倒长孙无忌的是他,倡议改立我儿李 弘为太子的是他,修订新礼仪的是他,弹劾上官仪的是他,迎合二圣临朝的也是他。 你们把他骂得跟奸臣一样,究竟冲的是他还是我? 不过未等她出言斥责,戴至德突然开了口,他质问王福畤:“秉笔直书也罢,挟嫌报怨也罢,尔等何以定谥为‘缪’?”
争了半天全围绕着袁思古有没有挟私诋毁,反倒把最要紧的忘了,这谥号的评定标准是什么? 这才问到点子上。 王福畤理直气壮:“昔晋司空何曾薨,秦秀谥为缪丑。何曾既忠且孝,徒以日食万钱,所以贬为缪丑。今许敬宗忠孝不及于曾,而饮食男女之累有逾于何氏,谥之为‘缪’有何差失?”
何曾是西晋开国元勋之一,助司马氏篡夺曹魏之权,他家财万贯生活豪奢,据说每天仅饮食就要花费一万钱,还常常感叹没什么可下筷子的。 死后太常博士秦秀给他定谥号为“缪丑”,但晋武帝司马炎念及他以往的功勋并没有采用这个谥号,钦拟了一个“孝”字。 武媚娘终于抓到破绽,冷笑着插言道:“不错,是曾有此事,但晋武帝最终采纳秦秀之言了吗?”
多数人未尝不想出出对许敬宗的恶气,却没料到皇后竟然懂这些史实。 见无法反驳自己的话。 趁此机会大发议论:“莫说是朝廷,即便寻常百姓家死个人还知隐恶扬善。况乎许敬宗历仕三朝、功绩无数,焉能随意诋毁?也难怪你教子无方。”
王福畤的小儿子就是被贬官的王勃(彩蛋)。 见武媚娘还拿王勃说事,噎得王福畤再不敢多言。 殿内一时无语,虽说群臣不甘心,但有皇后阻拦,这口气怕是难出了。 沉寂了好一会儿,礼部尚书杨思敬小心翼翼出班道:“不如就用个恭吧?”
既过能改曰恭。 武媚娘听出恭的意思。 难道许敬宗非得有过吗? 杨思敬,亏你也是弘农杨氏之人。 靠不住。 王福畤立刻表态:“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,获此良谥,也该瞑目了。”
半晌不语的阎立本也发了话:“昔日何曾议谥缪丑,晋武宽赦为孝,今二圣亦加宽纵,谥恭足可。”
既然宰相都认可,在场其他官员无不附和。 武媚娘仍欲再争,李治却不耐烦道:“那就这样吧。”
与其说李治在乎许敬宗的名誉,还不如说是在乎自己的名誉。 但无论此人为自己立过多大的功劳,毕竟已经死了。 没必要为个死人弄得群臣都不痛快,只要过得去就行。 “陛下圣明……”群臣连忙附和。 “你们……”媚娘眼巴巴看着施礼而退的群臣,又扭头看了一眼李治。 你们就这样一唱一和敷衍我? 艰难之时过去了,你们又要把我踢到一边了是不是? 李治似乎猜到了她的心思,忙起身赔笑道:“不就是个谥号吗?对啦!前日薛仁贵上书,称伊阙的佛窟修好了,或许是神明保佑,朕真觉得病好了不少。朕也想专门为你修一尊佛像,保佑你平安,也让天下人牢记你的恩德功绩,回头派人去办吧。朕头晕得厉害,剩下的政务由着你心思处置吧。”
说罢如逃跑般回转后宫。 一晃又到了春天,关中的灾情结束了。 李治率文武百官回到长安。 这次虽谈不上凯旋,但二圣归来毕竟象征着国家安泰、战火消弭、风波平息,一切似乎都回到正轨了。 许多百姓夹道欢呼,人群中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。 刘仁轨。 与姜恪、裴行俭一起抵抗吐蕃,如今功德圆满,应该可以回家退休了。 但是李治一见就不准了。 刘仁轨推辞不过,于是立拜太子左庶子、同中书门下三品,再度跻身宰相行列。 这个安排媚娘当然不太乐意。 但刘仁轨再度为国立功,资历威望又极高。 只能同意。 于是在含元殿简单举行朝会。 汇报了近来的政务,倒还算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,只是安东平叛之役出了点儿麻烦。 眼看兵至白水山就要最终消灭安舜,关键时刻新罗竟发兵救应,虽然经过激战唐军大胜,但随败军逃走,流亡至新罗境内。 李治闻报很生气,但新罗与大唐亲睦数十载,已经称臣奉正朔,况且多方战乱刚平息,此时实在不想大兴兵戎,于是决议沟通解决,向新罗派使者,责令其交出安舜便了结此事。 这都是小事情。 最让武媚娘痛苦的是。 李弘在宫中发现了他的两个姐姐,原来是萧淑妃的两个女儿,请求让两个姐姐出嫁,都是老姑娘了。 痛苦的记忆向她袭来。 李治和武媚娘都沉默了。 李治是因为自从萧淑妃获罪被诛,那两个女儿他早就忘了。 义阳与宣城先是住在西内公主院,萧淑妃被追贬为庶人、改姓枭之后又被迁居到西内禁苑。 自从修了东内蓬莱宫,前廷后宫一并迁来,西内多年不曾涉足,也无缘见上一面。 有点惭愧。 而武媚娘的沉默是因为觉得太子是个白眼狼。 当初若不是老娘我苦心孤诣斗倒王萧二贱人,太子之位焉能落到你头上? 知道的说是忘了,不知的还道我这个继母歹毒无情、存心折磨,故意不让她们出降呢! 就算要说,私下偷偷跟我说也罢了,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讲出来,不是叫我难堪吗? 不过不想犯众怒,不便再追究下去。想至此,连忙道:“是我疏忽了。难得吾儿顾念手足之情,赐婚之事我准了。”
说罢匆匆向外走去,朝着殿门处为首的一名年轻侍卫招了招手。 那侍卫相貌雄健、微有虬髯,见皇后亲来招呼赶忙抱拳向前:“皇后有何吩咐?”
“我记得你叫权毅,出身名门尚未娶妻,是吧?”
“是。”
权毅见皇后深知自己底细,受宠若惊。 “本宫做主,将义阳公主许配给你。”
“啊?!”
权毅惊得叫出声来,也不知是高兴的还是吓的,方要谦逊几句,媚娘却毫不理睬,迈出大殿又打量其他侍卫。 见班列中有个二十出头的,面如冠玉、风姿绰约,忙问:“你叫何名?出于何家?成婚没有?”
那小伙从未跟皇后说过半句话,顿时被这一连串的问题问蒙了,愣了片刻才施礼道:“臣王勖,太原人士,尚未婚配,祖父乃是平舒县公之……” “好!就是你啦!”
媚娘点手道,“我将宣城公主许配与你。”
随便指婚给两个侍卫,看似荒唐,实则不然,能侍奉在皇帝身边的绝非凡人。 此二人乃翊卫,虽然官阶只有从八品上,但担当此职的都是功臣子弟——权毅祖籍天水,他的家族出于羌族,后迁徙关中,自高祖父那代起累仕魏、周、隋、唐,当到都督、刺史以上者甚多,在关陇贵族中也十分显赫。权毅的祖父权弘寿生前曾任秦王府长史、兵部尚书,封卢国公,死后被追赠太子少师,是李世民的绝对亲信。 王勖家世稍逊,但也出身太原王氏,其祖父也官至监门将军,封平舒县公。 足以匹配皇家。 媚娘拿定主意探出玉腕,硬拉着两名呆若木鸡的青年转身上殿,满面笑容道:“喏,本宫这便选好两位驸马。还不快叩见陛下,自报名姓履历?”
赶鸭子上架,俩人也没法,只得当众自报家世。众位皇亲虽不免觉得草率,但见这两人一个家世显贵,一个相貌俊美,倒也挺般配。李治也很满意,大笑道:“既是皇后保荐,你们就是朕的女婿了。朕现在就封你们为从五品果毅都尉,待与公主完婚之后还有封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