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那头的舒老听到林熙有事情要请教自己,可以说是颇为的诧异,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林熙似乎还从没有这么客气的请教过她,而且自己懂的哪些东西林熙也从来不感兴趣,以至于自己多次想开个后门收这个傻小子为徒,都无疾而终,怎么今天突然就想到请教自己了呢。“哦?可真稀罕啊,你也有请教我的时候?那你仔细说说吧,我看看你想请教我什么。”
林熙组织了一下语言后,这才缓缓说道:“舒老,是这样的,我家不是药乔迁新居了嘛,我去整理我爷爷奶奶以前的遗物,发现里面有三枚钱币,钱币是刀型的,上面有六个不知道什么字的字体,我也认不出来,您也知道,我对这些连连一窍都不通啊,刚好想到您老不是子啊收藏这些东西嘛,所以想请教一下您老人家······”说到了正经事,无论是林熙还是电话那头的舒老,又或是作为旁观者的林彬,都变得严肃和认真,而林熙在电话中,将三枚钱币的大小尺寸、样式、以及钱币上面的文字形状,都详细的说给舒老听,甚至连铜锈和来历都说了出来,然后等待着舒老的决断和答案。其实,彼时林熙心中虽然说不上患得患失,但也颇有有忐忑,就如同小学生即将面临考试一般,虽然通过天眼异能他已经知道三枚钱币都是真正老物件、真古董,可他心中忐忑的是,担心舒老也看出三枚钱币的传承来历。上文也说到过,我国古钱币的种类非常繁多,从先秦到民国时期仅仅是常见的就有上千种类,再加上那些稀缺不常见的,只怕有上万种类也不说定。虽然林熙知道舒老在收藏古钱币,可他对舒老的专业性却不敢肯定,甚至想都不敢想舒老会是一个收藏大家,而在他的印象里,舒老也只是对古钱币稍有了解罢了。甚至林熙心中已经拿定了注意,如果舒老真的看不出三枚钱币的传承来历,那他只好去麻烦秦宇或者陈鹤了,毕竟这两人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,可相对于这两人来说,还是舒老更为亲近不是。在听了林熙颇为详尽的描述后,电话那头的舒老忽然大笑起来,而且还笑的颇为畅快开怀。舒老的开怀大笑让林熙颇感莫名,却又不敢打断老人家,直到许久之后,舒老才在电话中打趣道:“让你小子天天不学无数,以前让你跟我学点东西吧,总是推三阻四不了了之,现在知道多学点东西没坏处了吧,我早就给你说过,不管你学的任何本领和知识,总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帮到你,可你小子就是当成耳旁风,害得我老人家一番苦心打了水漂儿······”别看舒老在电话中笑骂不断,可林熙心中却是乐开了花,因为他从舒老的言下之意听出,三枚钱币的传承来历只怕是跑不掉了。彼时,在舒老笑骂的同时,林熙也小心翼翼的陪着不是,殷勤谄媚的像个被切了命根子的太监一样,不过常言说的好,有求于人必受制于人,既然林熙有求于舒老,礼下于人也是应该的。在多次保证并做出承诺,回到明州一定会跟舒老好好学习之后,舒老这才把这三枚钱币的传承来历,事无巨细的全都说了出来。从舒老的讲述,刀币的流通范围主要偏于我国东方与北方,更准确的说,最初是出现在先秦战国时期的齐、燕境内行用,之后又在赵、中山等国与布钱并行。在齐刀的面文中,均有“法化”二字,化者,货也,法化者,就是法定货币也,取象于商周时期的实用工具——青铜削,背外刃内,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币的一种。根据相关的史料和记载来看,齐刀始铸于齐桓公执政期间(前685年~前643年),《管子》中也曾记载“桓公铸币于庄山”,最关键的是,齐刀铜质精良,形体深厚,篆文书体华美典雅。而“齐返邦”则指的是齐襄王由莒城返回都城临淄,史载公元前279年,齐田单以奇计(火牛阵)攻破燕军,一举收复全部失地,齐襄王因此得以返回都城,加以复位,这对齐国最高统治者来说,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,为此铸造返邦刀以资纪念,从这个角度来看,其可谓是我国最早的纪念币,这枚齐刀制作精良,文字隽秀,铸额不大,后世出土甚少,甚为珍贵。也就是说,由青灰色手绢包裹的三枚古钱币,都是先秦战国时期的“齐返邦长法化”刀币,也就是所谓的六字齐刀,再根据其出世的数量来说,真可谓是珍品中的珍品。许久之后,林熙结合他本身储备的历史知识,在舒老的讲解中终于弄清楚了三枚刀币的传承来历,也算是吃了一个定心丸。虽然定心丸是吃了,可三枚钱币的市价却还不清楚,既然已经麻烦了舒老一次,林熙并不介意再麻烦一次,不过这次他却耍了个小心思,变着法的试探道:“舒老,我记得您也收藏了许多钱币,这种钱币您有么?”
“这种六字齐刀钱币出世稀少的很,就是拿着钱也买不到,可谓是可遇不可求,我哪里怎么会有,不过小李那里倒是有两枚。”
舒老略作沉吟后,颇有些埋怨的说道:“只是那个守财奴口风紧的很,死活都不愿意匀我老人家。”
顿了顿,舒老忽然轻笑一声,又继续说道:“你小子这么多弯弯绕绕,是变着法的在问六字齐刀的市价吧,没想到你才回去一个多月,花花肠子倒多了不少。”
林熙讪笑:“嘿嘿,还是舒老您懂我。”
虽然戳破了林熙的小算盘,舒老却不气不闹,反而给出了中肯的估价:“六字齐刀的市价是在五万块钱左右,如果鉴定不错的话,你那三枚大概值得十五万块钱,真没看出来,你小子倒是发了笔横财·····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