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一来,起码保证后方支援,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腹背受敌。
谢无庸皱着眉,“哪有那么容易。”
兵临城下再来和谈,听着都可笑。
清霞关内裴昭坐镇。
她早已清楚如今南北局势,为拖延时间而提出和谈,就算拿出足够诚意,也根本不可能实现。
常明暗叹一声,显然心中也是明白的。
提出和谈,不过是如今局势已经这般,死马当活马医而已。
常明叹息道:“要是能刺杀敌军主帅,叫敌军方寸大乱,也能为咱们争取一点时间。”
谢无庸淡道:“杀一人就可抵万军,倒是个不错的想法,只可惜犹如火中取栗,极难。”
敌方主帅要是都那么好杀,那这世上也没那么多战争。
帐中便即安静下去。
常明忽然又说:“殿下,末将想起一个人来,或许可以从他这里做一点文章。”
“谁?”
“龙泉关的薛芙。”常明眸光微亮,“他先前是裴昭的未婚夫婿,两人感情极好。”
“就算这些年出了些变故,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变淡了许多,但到底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,交情和旁人不同,而且,他还是薛冠林的独子,我们若以他为引,相信可以做些文章。”
“到时候乘机突袭,夺取关口!”
谢无庸眼眸微眯:“这倒是个可行的办法。”
……
龙泉关
宁远侯薛冠林立在关口城楼之上,以瞭望镜观察远方情况。
“一直都是风平浪静。”薛平遥站在他身旁,平平说道:“南齐人最近一直突袭不利,打持久战也撑不住,恐怕不会安分太久了。”
“嗯,说的是。”
薛冠林收回瞭望镜,“这一回要真动了手,应是要将南齐彻底踏平,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南啊。”
“是啊。”薛平遥点点头,“南北一统,实为不世之功。”
薛冠林朗声一笑,想到他日这般不世奇功落到裴昭身上,被万世传颂,就心情大好。
然而这笑容还未展开,便忽然止住,最终归于平静。
薛芙从另外一旁上了城楼,与薛侯拱手道:“父亲。”
“嗯。”薛冠林捋着胡须,“巡视过了?如何?”
“一切妥当。”薛芙垂眸,平静地说道:“父亲放心吧。”
“那就好……如今虽说南齐人是在强撑,但咱们也不能大意,关内务必严防紧守,不能给南齐人可乘之机。”
“是,我明白。”
薛芙简单回了话,便告退了。
薛冠林看着他的背影逐渐消失,长长叹了口气。
薛平遥也叹气。
薛芙如今便是这样了,既没了当年的风采,也没有年青人本该有的精气神,死气沉沉的。
这几年薛冠林不是没想过办法,叫他打起精神。
但都收效甚微。
几年过去,薛冠林也没有力气再敲打他,瞧见薛芙,眼中也只剩疲惫。
薛平遥则因为心里压着那件事情,既心疼薛侯,又对薛芙无力。
就成了如今这样半死不活的局面。
本来薛芙身份贵重,但先帝却一直没有将他的身份昭告天下,也不知是存了什么想法。
但如今,不昭告天下也好。
否则——
薛侯戎马一生,最后落得个妻离子散的下场,何其悲凉。
“侯爷无须担忧。”薛平遥劝解道:“世子这几年已经有了许多长进,多给他一些时间,他会有更多长进,让侯爷欣慰的。”
“但愿吧。”
薛冠林收回视线,对薛平遥的话已经不报什么希望。
两人说起裴昭书信借将一事。
……
薛芙回到自己账内,无声的洗漱、用饭,机械地做着一切。
自小跟他一起长大的长随看他如今的样子,早已从先前的频频叹息,到现在习以为常。
“退下吧,我要休息了。”薛芙说。
长随无声退走。
薛芙睡下,歇息了三个时辰,起身时不过二更天。
他照例点了兵将出关巡视附近防守。
这是他随着薛侯到了龙泉关之后便每日都要做的事情,无论风吹日晒,雷打不动。
只是南齐沉兵之后,巡视的更加谨慎,出关时候带的兵将也更加的多。
这一趟便带了一队千人的轻骑。
骑兵们举着火把,在暗夜之中,这些火把连成了一条蜿蜒的火龙。
“世子。”
有士兵忽然指着前方说:“那里似有些蹊跷。”
薛芙朝着那边看过去,见有一小队人鬼鬼祟祟地快速窜入了密林之间。
“若是其他关口友军必定打招呼,恐怕是南齐的暗探。”士兵沉声问:“世子,咱们怎么办?”
薛芙拧眉想了想,“过去看看。”
“是。”
士兵应下,一队轻骑便朝着那人影窜动的密林靠过去。
……
龙泉关内,天上暗黑淡去,东方露出鱼肚白。
薛冠林一身金甲,手中宝剑拄在地面上,看着校场内士兵操练。
士兵的喊杀声一声高过一声,划破天际。
薛平遥从不远处匆匆而来,“侯爷,世子巡关没有回来。”
薛冠林面色微变,招手示意其他将领监督训练,大步和薛平遥一起到了不远处安静的帐篷一侧,“怎么回事?”
“二更天就出去了,平素这个时辰都该回来了。”薛平遥神色凝重:“今日不但没回来,连派个人回来禀报都没有。”
“可派人去寻了?”
“已经派了一队人出去。”
薛冠林想了想,说道:“南齐人动向不明,他这个时候晚归,实在叫人不安……点兵一万,等两刻钟如果还没消息,那便立即出关前去寻。”
薛平遥应了声“是”。
然而,两刻钟还没过去,先前派出去寻找薛芙的将领回来了,满身是血地扑跪到薛冠林面前:“启禀侯爷,世子中了南齐人的、埋伏。”
薛冠林立即问:“何处?”
“就在龙泉关外五十里外的密林之间!”
“平遥!”薛冠林沉声下令,“你速带人前去支援,若有紧急情况可发信号,本侯随时策应。”
守关大将不得擅离职守,越是这种时候,薛冠林越是得坐镇龙泉关,稳如泰山,不能给南齐人可乘之机。
薛平遥应了声“是”,便带着先前点齐的一万人奔出了龙泉关口。